关注公众号,记忆承载3,方能阅读正文《这一轮的机会,和以往都不一样》
那天在这一轮机会的第三部分里,我讲千分之一, 百分之一,十分之一。
有读者留言问我,他不是传统人力密集型的老板,能不能抓住那个百分之一?
当然能,太能了。
我这两天散步的时候,还在后悔,后悔什么事儿呢?
后悔自己打小就体育逃课,我这辈子最悔的就这事儿,如果小时候体育不逃课,我现在还处在当打之年。
说不定还能再奋斗二十年。
但实际上我35岁之后就没出过差,40岁之后就没熬过夜,我的体能早已跟不上意识。
不过后悔是没用的,有些事儿,是天性。我小时候最讨厌的就是音乐和体育,一上课就头疼。
那时候人怎么会想这么远呢?
所以很多事情是命,就像我年轻的时候,总在想,如果我早生十年就好了。
早生十年,我在计算机行业里,会走得更远。
现在我又在想,如果我晚生十年就好了,如果我晚生十年,我能赶上AI这波。
很多事儿,也不在于非要你学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你年轻,有心气儿,有体力,你就能冲。
你像我当年本科读研都是信电系,我实习期间不会C很正常,因为就本科时学过一门课。
人家都是本科计算机的,硕士软件的,就我一直是信电的,我读研时学的是芯片设计,是VHDL。
即便如此,我也很快的,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超越了他们那些学软件的,成为一个内核工程师。
所以对我来讲,就是跨行。
我在芯片企业做了三年之后,去甲方,也是几个月后就负责大网。
我此前对这个并不熟悉,对各种头端设备也是第一次接触。但我也是从头学,几个月内就连升三级。
然后就召集一群500强供应商的架构师们制定全网规范。
接着我就去创业了,做的是服务器,又是陌生的产品,第一代产品出来之前,研发一直我负责。
而后我又去负责市场,还是全陌生的。
所以假如让我年轻十岁,我就会去转行做AI了,十年前的我的精力,是可以应对这样的转行的。
因为此前,在20多岁,到30多岁的十年里,我经历过很多次,从全陌生,到快速掌握。
每次也都只要几个月。
而且当下AI领域里表现出的机会,和我20年前所一直从事的,骨子里的规则,是一模一样的。
我毕业后的出道第一战,就是用新的软件架构,取代传统的架构。
用我们过去的话说,用5个架构师,加几十个配寄存器的初级驱动工程师,加几十个调应用接口的技术支持工程师,就可以抵得上过去旧的软件架构下,上千个成熟的软件工程师。
这就是新架构的商业价值。
我们当年就用这个来打动老板,我告诉你,你只需要雇更少的人,知识面更窄的人,就可以完成更多的工作,而且更稳定。
我正是因为抓住这个需求,才得以毕业三年做了架构师。
我打的第二仗,是在甲方。
我告诉甲方,我们可以重塑大网规范,让那些供应商的价值降低。
就像装修一样,从我们依赖装修公司,到我们可以直接调用泥工,木工,电工,把全包变成包清工。
这样我们可以极大地压缩供应商,让利润归于甲方。
我做了这件事,所以我才能在大集团里,几个月内连升三级。
再过一年,我去创业,我做的事情也一样,我希望废掉那些个终端,因为我发现很多人买了设备,但都闲置。
我希望算力能够集中到头端。
可惜没做成。
但这个思路一以贯之,从来没变过。那就是,只要你能用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你肯定能赚到钱。
我们当年AI是没有突破的,所以做任何类似这样的提高效能的工作,门槛都很高,变数都很大。
而今天有了AI,这一代年轻的创业者,真幸福。
如果我能年轻个十岁,你给我足够的精力,让我从草根开始,那我就会选择做AI流程简化。
比如医疗领域,法律领域,金融领域,过去有大量的文本工作,数据工作,账目工作,是需要人来处理的。
这种集中的,垂直的领域,用AI去做,是非常适合草根创业的。
因为你的收费模式特别清晰。
人家过去要雇佣几百个专业的财会,几百个律师,集中工作几个月,报价几千万的项目。
你可能一个创业小团队,几个人,用AI,几天就处理完了。
那你一个项目,收费收个几百万,很合理吧?
你给人家老板节省了90%的成本呀。
这里面的关键点就三条:
数据的隐私化(你的AI是小模型,本地部署,因为涉及人家企业的商业机密)。
服务的定制化,以及准确率。
准确是一切这类生意的重点。
我当年自己做程序化交易的时候,有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卡了我几个月,就是图像识别。
我想让程序去抓乌龙指,我发现对数字的判断不能做到100%。
这是很奇怪的,当时我还在计算机行业内,我就找收购我们公司的那家集团的CTO聊天。
他手下正好有个那个年代做人脸识别的团队,也是,怎么做都只有99%的成功率。
我让他把核心技术人员介绍给我,帮我干了个私活,替我去解决我私下程序化交易过程中,图像识别准确率的问题。
我是个码农出身的,所有的程序到头来都是这个问题,AI也不例外。
它会出错。
其实人也会出错,人长期大量识别数字也会出错,问题是,人出错了可以背锅。
程序出错了,没人替它背锅,这就是为啥我们要提高精度。
保安认错了人,可以罚他,人脸识别程序认错了人,你找不到背锅的。
所以这个问题是关键,其实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就是通过算法优化,你让你能赔得起就行了。
赚得大于赔的,就是赚的。
而且AI领域里还不比交易,交易是一锤子买卖,没有二次确认的机会,所以识别错误很麻烦。
但给律所,金融系统,医院处理数据则不同,你可以二次,三次复核,这就使得出错率,极大的降低。
所以这种生意是很有前途的,我相信再过十年,你去看,这个市面上,会冒出很多年轻人的新公司。
这就是为啥我那天在第三部分里面讲,百分之一有机会,十分之一也有机会。
其实百分之一的机会,还真的未必属于当下的那些传统公司。
这个道理就像你今天回想,互联网到来时,最有机会的应该是那些传统的线下门店。
因为他们渠道通畅,业务娴熟,只要做个网站,搬个家就成。
但实际上呢?他们很多都被淘汰了。反倒是一些当时的年轻人,发了财。
今天和90年代,很相似。
很多时候,先发是一种成本,后发才是优势。就像大英帝国,蒸汽机部署下去了,内燃机来了,你想改都难。
反倒是那些一无所有的,轻装前进。
关注公众号,记忆承载3,方能阅读正文《这一轮的机会,和以往都不一样》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