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王仪涵,老球迷心里应该都还很有画面,她身高1米78,场上步伐大开大合,爆发力和手感兼具,巅峰时是妥妥的世界第一,可一提2012年伦敦奥运会,大多数人脑子里冒出来的还是那场决赛,她输给了李雪芮,错过了大满贯,这成了她职业生涯的最大标签,但如果仅用一个遗憾去概括她,那对她来说未免太苛刻
王仪涵的成长几乎是 textbook 级别,14岁进上海队,18岁进国家队,师从世界冠军,实力稳步上升,她不像有些球员靠一时爆发打出名堂,而是多年扎扎实实地把自己锻造成“常青树,2010年之后她世界排名第一,拿超级赛冠军多达20次,还包揽了世锦赛、亚锦赛、亚运会等重量级金牌,除了奥运那块金牌,几乎把该拿的都拿了,这个成绩放到今天的女单层面,依旧是顶级
![]()
问题来了,为什么很多人记住的只是那一次失败,不是她二十多次夺冠,答案其实很现实,奥运就是顶点,尤其在中国球迷的语境里,奥运金牌几乎等于运动员价值的最终定义,所以她明明是现象级球员,却因为伦敦那场比赛遭遇了口碑上的反噬,甚至在社交媒体上都不断被贴上“软脚虾的标签,这其实很不公平
再看2016年,到了里约,王仪涵状态已过巅峰,她冲到八强也是力有未逮,那时候已经不是她能翻盘的节奏,年轻一代正在崛起,李雪芮还保持竞争力,再之后更是轮到了新人轮番上位,这也是竞技体育的残酷之处,强如王仪涵也无法抵挡时间和伤病的合力,最终2018年她选择退役,也算是知止有度
![]()
不过退役后的转型,反倒让人眼前一亮,她没有走商业代言或者综艺流量那条路,而是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当老师兼羽毛球队主教练,身份从世界冠军变为导师,说实话这个跨度很大,运动员转型教育者并不容易,但她把这事干得不差,2023年她的学生就在大学生锦标赛上夺冠,这等于是把自己的经验直接延续到下一代,多少也算是一种“精神接力
除了事业线,她的家庭线也让人羡慕,她和师弟顾正赟走到了一起,两人经常在社交平台小范围秀恩爱,旅行、约会,完全是寻常恋人状态,没有明星运动员那种刻意营造的人设感,换句话说,她把人生节奏拉回了一个普通人的频率,却依然保持着场上练就的自律和节奏感,如今37岁,气质比以前更松弛,也更漂亮
![]()
不得不说,她的人生轨迹很有典型意义,一个顶级运动员在失意之后没有摆烂,也没有沉迷过往荣光,而是选择在另一个赛道继续发光,这种心态本身比金牌还难得,很多球迷喜欢拿“如果来说事,如果2012年她赢了,如果她成了大满贯女王,那么她的历史地位会不一样,但人生没有如果,输掉的那场只能成为背景,她真正赢的,是退役后的那段长跑
![]()
综上,王仪涵的故事值得被重新正名,她不是奥运失利的代名词,而是中国羽坛在世界舞台上的坚实一环,她留下的冠军奖杯和拼过的身影本身就是财富,而她之后的从容转型和幸福生活,更像是给这段职业生涯打上的最好注脚,奥运金牌固然光鲜,但能在聚光灯散去后依然活得体面真实,才是真正的赢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