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企业时,经常听到企业说:“我们今年要降本增效。”
但仔细观察却发现,公司除了财务在拼命抠数字、压预算,其他部门似乎一切照旧——
销售依旧大手大脚请客送礼,生产线上浪费肉眼可见,管理层出差动不动就是五星级酒店,老板办公室的装修预算永远上不封顶……
一问之下,很多人都理直气壮:“降本那不是财务的事情吗?”
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
如果降本只是财务一个部门的事,那它注定失败。
01.
只有财务关心的降本,注定会失败
财务部门擅长做报表、看数据、分析环比同比,但他们往往离业务现场太远。
财务说:“要削减差旅费用。”
销售说:“客户关系维护不到位,单子丢了谁负责?”
财务说:“办公用品采购超标了。”
行政说:“影响员工效率你管吗?”
财务说:“生产线物料浪费严重。”
生产说:“工艺水平就这样,没办法。”
这些对话背后暴露的核心问题是:财务与业务部门的立场对立。
财务看到的是数字和成本,业务部门看到的是实际工作需求和潜在风险。
你看,如果没有共识,财务的降本诉求只会被看作“找茬”,其他部门用业务特殊性、复杂性一推,财务根本无力反驳。
最后变成,财务部辛辛苦苦提建议,写报告,其他部门阳奉阴违,应付了事。
正是因为双方缺乏共同语言和目标,降本变成了拉扯和博弈,而不是协同优化。
02.
降本不是压成本,而是优效率
很多管理者对降本有严重的误解,认为就是:砍预算、减人手、压价格、省开支……
甚至变成什么便宜用什么、能不花就不花。
这是最初级、最粗放、也最伤害企业体质的做法。
真正的降本,不是一味地减少支出,而是:
(1)减少浪费:识别并消除不创造价值的环节
(2)提升效率:用更少的资源完成同样的工作
(3)优化流程:简化操作步骤,减少内耗
(4)创新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做事方式
它的核心是让每一分钱产生更高价值,而不是单纯地少花钱。
基于这个理念,前述的对话完全可以转变为:
关于差旅费:
不是简单削减,而是优化差旅政策,如提前预订享受折扣、和固定酒店谈好合作价、采用视频会议替代部分面访。既维护客户关系,又控制成本。
关于办公用品:
不是粗暴限制,而是集中采购获得规模优势、建立领用标准、推行数字化无纸化办公。既保障工作效率,又避免浪费。
关于生产线浪费:
不是指责推诿,而是导入精益生产方法、建立物料使用标准、激励工艺改进。既提升品质,又降低损耗。
03.
降本要形成企业文化,而不是财务部的KPI
一家公司如果真的想实现持续健康的降本,必须做到三件事:
1、老板带头,不是带头说,是带头做
老板的行为就是企业的风向标。
如果老板一边喊降本,一边换豪车、装修豪华办公室、出入高端场所…员工就会觉得降本只是个口号,是说给我们听的。
但如果老板从小事做起,节约用电、双面打印、取消高管特殊待遇,员工才会相信:这次是玩真的。
2、全员降本意识,不是财务意识
要让每个员工明白,降本不是为了公司,是为了你自己。
当成本降低,利润提升,公司就有更多资源投入发展和分配。
当资源浪费,利润减少,那么涨薪无望、裁员风险也会增加。
每个岗位的员工其实都知道哪里存在浪费,只是缺乏意识和动力去改变。
3、机制引导,不是命令压榨
好的降本文化,一定要配套合理的机制:
(1)将降本增效纳入各部门的绩效考核
(2)鼓励员工提出改善建议,并给予奖励
(3)定期分享降本成功案例,表彰先进个人
让降本从“要我省钱”变成“我要省钱”,从被动执行变为主动创新。
04.
降本的本质,是一场组织进化
降本从来不是财务一个部门的事。
它是一个需要老板带头、管理层推动、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
它考验的不仅是一家公司的管理能力,更是它的文化底蕴和执行基因。
从今天起,别再说降本是财务的事。
它是你的事,是我的事,是每一个希望公司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好的人,必须要做的事。
9月19-20日《全面降本》成都站,王亚锋老师20年咨询经验,46个行业500+企业案例沉淀,手把手教您:6+4降本提效体系,精准识别降本空间,建立长效降本机制,培养降本增效人才。报名学习欢迎咨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