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女钢筋工每天工地干10小时赚320
24 岁川妹陕西工地绑钢筋 5 年:日晒 10 小时撑起家,短视频走红后直播带货或成新出路
在陕西咸阳一处闷热的建筑工地上,正午的太阳把钢筋晒得发烫,24 岁的四川巴中女孩小刘戴着墨镜、扎着高马尾,熟练地蹲在地上绑扎钢筋。大颗汗水沿着镜框边缘滑落,浸透了她蓝色的工装背心,露出的手臂因长期暴晒呈现出健康的小麦色。这个在工地上少见的 “00 后” 女钢筋工,今年夏天因在短视频平台分享工地日常意外走红,网友们既佩服她的吃苦精神,又心疼她的辛苦。而对小刘来说,五年的工地生涯早已让她习惯了这份艰辛,她的目标始终清晰:“多赚点钱,让爸妈少受点罪。”
命运多舛:19 岁弃学闯工地,成家里 “顶梁柱”
小刘的人生,从出生起就带着几分沉重。2001 年,她出生在四川巴中的一个小山村,同年父亲外出打工时遭遇意外,左腿粉碎性骨折后留下终身残疾;母亲身体孱弱且目不识丁,难以外出务工。一家四口的生活,全靠几亩薄田和低保勉强维持。更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的是,小刘上初中时,父亲又被确诊为二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并发症导致脚部反复起泡溃烂,“看着爸爸疼得睡不着觉,我却只能在旁边哭,那种无力感一辈子都忘不了。” 回忆起往事,小刘的声音依然带着哽咽。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小刘在高一结束后主动放弃了学业。“当时看着妹妹还在读书,爸爸的药费每个月都要花不少,我实在坐不住了。”2018 年,17 岁的她跟着同乡南下广东,进了一家电子厂。每天在流水线上工作 12 小时,月薪却只有 2000 元左右,“省吃俭用一个月也攒不下多少钱,根本帮不上家里太多。” 小刘说,那段时间她经常在夜里失眠,总想着 “有没有能多赚钱的活”。
2020 年,转机终于出现。一次和老乡聊天时,她得知工地里的钢筋工日薪能达到 200 元,虽然辛苦,但收入比电子厂高不少。19 岁的她没有丝毫犹豫,收拾行李跟着老乡来到陕西咸阳,成了工地上少见的女性钢筋工。“第一次蹲在地上绑钢筋,一整天下来脚肿得连鞋子都穿不上,晚上躺在板房里,浑身疼得直掉眼泪。” 小刘笑着说,现在回想起来,都佩服当时的自己能咬牙坚持下来。
五年来,小刘的足迹遍布陕西近十个工地,从咸阳到西安,从露天厂房到地下车库,她绑扎过的钢筋连起来能绕工地好几圈。日薪从最初的 200 元涨到现在的 320 元,月收入稳定在 6000-8000 元,“虽然每天要在户外工作 10 小时,夏天晒得脱皮,冬天冻得手僵,但看到工资到账的短信,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如今的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懵懂的小姑娘,而是家里实打实的 “顶梁柱”—— 父亲的药费、家里的生活费,大多靠她的工资支撑;妹妹毕业后在蛋糕店工作,也时常能收到她的补贴。
意外走红:短视频记录真实生活,收获满屏鼓励
今年夏天,陕西的气温屡次突破 35℃,工地的地面温度更是超过 50℃。小刘在休息时看到工友们刷短视频,也抱着 “记录一下生活” 的心态,下载了短视频 APP。利用吃饭、午休的间隙,她用手机拍下自己绑钢筋、吃工地盒饭、板房休息的日常,没有华丽的滤镜,没有刻意的摆拍,只有汗水和笑容最真实的样子。
让她没想到的是,第一条 “蹲在地上绑钢筋” 的视频,发布后几天就收获了几十万的播放量。评论区里,网友们的留言让她瞬间红了眼眶:“这么小的姑娘能吃这份苦,太不容易了”“姐姐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看到你就想起我在外打工的女儿,心疼又骄傲”。还有不少有过工地经历的网友,在评论区里和她分享 “绑钢筋的小技巧”“夏天防暑的小妙招”,让她倍感温暖。
“我从小就比较缺爱,爸妈忙着养家,很少有时间关心我的情绪。” 小刘说,看到满屏的鼓励,她第一次觉得 “自己的辛苦被看到了”。现在,她偶尔会在下班后开直播,对着手机和网友们聊聊天,分享工地上的趣事,也吐槽一下工作的辛苦。镜头里的她,卸去了工装的疲惫,扎着可爱的丸子头,说起话来轻声细语,和工地上那个 “女汉子” 判若两人。
面对个别网友 “摆拍”“博眼球” 的质疑,小刘显得很淡然:“有没有在工地干过,看动作就知道。我绑钢筋的手法、拿钳子的姿势,不是随便能装出来的。” 她从不刻意迎合流量,直播时也很少聊 “苦情话题”,大多时候都是和网友分享 “今天绑了多少钢筋”“晚上吃了什么菜”,偶尔还会展示自己刚学会的 “花式绑钢筋” 技巧,直播间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明路建议:借热度试水直播带货,让 “奋斗人设” 持续发光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热度越来越高,不少网友建议小刘 “试试直播带货”,还有商家主动联系她,希望能合作推广产品。对此,小刘有些犹豫:“我从来没想过靠这个赚钱,怕搞砸了,也怕影响现在的工作。” 但从当前的热度和她的个人特质来看,直播带货或许能成为她 “多一条收入渠道” 的好选择,既能延续 “真实、励志” 的人设,又能为家庭增加一份保障,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向尝试:
第一步:锁定 “工地人刚需” 品类,降低试错成本
作为深耕工地五年的 “业内人”,小刘最了解工友们的需求。初期可优先选择与工地生活、务工人群强相关的产品,比如 “劳保用品”(防滑劳保鞋、透气工装、防晒帽、防磨手套)、“日常用品”(大容量保温杯、便携洗漱包、耐用充电宝)、“食品补给”(高能量零食、速食盒饭、解暑饮品)等。这类产品的受众精准,且她能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使用感受,比如 “这款劳保鞋我穿了三个月,在钢筋堆里走不打滑”“这个速食饭加热快,忙的时候吃很方便”,更容易获得网友的信任。
同时,可联动老家的农产品资源。小刘的父亲在老家种着五亩地,或许有大米、玉米、红薯等农产品,她可以在直播中分享 “老家的种地日常”,以 “助农 + 尽孝” 为切入点,推广家乡的土特产。比如 “这是我爸种的大米,没有打农药,煮出来特别香”,既符合她 “孝顺女儿” 的人设,又能带动家乡经济,容易引发情感共鸣。
第二步:坚持 “真实场景” 直播,避免脱离初心
小刘的核心优势在于 “真实”,因此直播带货时,无需刻意打造 “网红人设”,可延续 “工地日常 + 带货” 的模式。比如在工地休息时开播,背景就是真实的工地环境,一边和网友聊天,一边介绍产品;或者在下班后的板房里,展示自己使用产品的日常,让网友感受到 “她真的在用这些东西”。
例如推广防晒产品时,可直接对着镜头说:“我每天在工地晒 10 小时,之前不涂防晒,皮肤又黑又脱皮,后来用了这款防晒,虽然还是会晒黑,但至少不脱皮了。” 推广劳保用品时,可现场演示 “绑钢筋时戴手套的好处”,甚至让工友出镜帮忙 “背书”,增强产品的可信度。这种 “场景化带货”,既能避免 “摆拍感”,又能让网友觉得 “她推荐的东西有用”,从而提高转化率。
第三步:平衡 “工作与带货”,保障主业稳定
小刘担心 “带货影响工作”,其实可以通过 “碎片化时间运营” 来解决。比如白天正常上工,利用午休、晚上下班后的 1-2 小时直播,每周固定直播 2-3 次,避免过度消耗精力;产品上架、客服回复等工作,可在初期寻求家人或信任的工友帮忙,比如让妹妹负责后台操作,减少自己的负担。
同时,要明确 “主业优先” 的原则。直播带货初期可作为 “副业尝试”,若效果好,再考虑是否增加投入;若效果不佳,也不会影响工地的稳定收入。毕竟工地工作是她当前的 “基本盘”,只有保障主业稳定,副业才能跑得更稳。
第四步:把控产品质量,守住 “口碑底线”
对小刘来说,网友的信任是最宝贵的财富。因此在选品时,一定要严格把控质量,优先选择口碑好、有资质的品牌或厂家,避免推广 “三无产品”。可亲自试用每一款产品,确认质量没问题后再推荐;在直播中如实介绍产品的优缺点,不夸大、不虚假宣传,比如 “这款手套很耐磨,但可能有点闷,夏天戴会有点热”,这种 “坦诚” 反而能赢得更多信任。
此外,要重视售后服务。若网友收到产品后有问题,要及时协助解决,比如退换货、售后咨询等,让网友感受到 “买她的东西有保障”。只有守住 “口碑底线”,直播带货才能长期做下去,避免 “一次性收割流量” 的短期行为。
结语:奋斗的人生,永远有更多可能
从四川山村的困境少女,到陕西工地的 “00 后” 女钢筋工,再到短视频平台的 “励志网红”,小刘用五年的汗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奋斗之路。如今,短视频的热度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直播带货或许不是唯一的选择,但却是一条值得尝试的 “增收之路”—— 既不辜负网友的支持,又能为家庭增加一份保障,更能让 “奋斗” 的精神影响更多人。
正如小刘所说:“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能被这么多人关注,但既然大家喜欢我,我就想把这份正能量传递下去。” 无论未来是否选择直播带货,这个坚韧、乐观的女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所有人:只要肯努力,平凡的人生也能绽放光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