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这几年打亚洲杯,好像掉进了一个循环,成年队刚在半决赛赢下新西兰,决赛又被澳大利亚压一头,结果差一点点碰金,但最后只能带走银牌,到了U16这拨小伙子身上,剧情还是一模一样,先赢新西兰,进了决赛,最后还是卡在澳洲这道高墙面前
赛后数据摆在那里,我们的锋线主力张懿赵杰11投5中,拿到13分5篮板,还带着3次失误,效率算不上亮眼,但至少是全队唯一得分上双的,他能撑住场面不掉链子就已经够难得了;内线的张子一同样发挥一般,9投4中,9分7板2盖帽,放眼整场没大锅也没亮点,典型的中规中矩
不过冷静看比赛,不能只盯着决赛一场,两人在整个赛会的表现才是真正亮点,15岁的张子一,场均20分钟就能拿到11分8篮板还带着盖帽,命中率高达62%,一个2米08的少年把活基本干得明白,球迷说他像胡金秋,这话不是吹捧,身型路线加上打法习惯,确实有神似之处;张懿赵杰更是全能,场均能砍下16分4.5板4.5助攻,还有抢断加持,关键是这手组织能力不是每个锋线都有,是那种一看就有潜质的外线核心
问题也来了,对上亚洲其他队,咱们可以靠这俩孩子撑起场子,可换成澳大利亚,体格强度和整体节奏完全不一个级别,这道坎目测在短期内跨不过去,这不是球员个人不够努力,而是整体篮球环境差距摆明了,想靠半代天才去扳平重量级差距,现实吗
但话要说回头,这两人还能在决赛的高压对抗里拿出数据,已经说明种子在发芽,至于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还得看培养方式,尤其是别困在国内舒适圈,该去欧洲、澳洲甚至美洲闯荡,就得去,国内联赛是保守的温室,想要成长为世界级锋线或内线,不经外面的风吹雨打怎么可能
对比历史情况,中国队能压过新西兰拿到稳固的亚洲第二阵营位置,本身就说明我们在爬坡,别忘了新西兰也并非软柿子,他们的身体条件和对抗一度能让不少亚洲队吃瘪,如今逐渐被我们压下去,这至少说明基础打得更结实了,剩下的那道坎叫澳大利亚,眼下还够不着,但真要有一天跨过去,那就是世界八强甚至四强的节奏
所以结论很清晰,这届U16没能改写“赢新西兰输澳大利亚的老剧本,但张懿赵杰和张子一这样的新星,是继续抬升中国男篮上限的关键个体,他们的存在意味着未来十年不会缺少看点与希望,当下银牌的重量虽然不足以让人尽兴,却足以证明中国篮球在逐渐回暖,球迷若能耐心点,或许能等到那一天,真的把澳洲拦在我们身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