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海女子崩溃!54岁男邻居楼道内一丝不挂,还用榔头砸自家大门

0
分享至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远亲不如近邻” 这句老话,在上海静安区柳营路 319 弄的陈女士眼里,早已成了奢望。近四年时间里,她和家人被隔壁邻居的异常行为反复折磨,从深夜榔头砸门的巨响,到楼道里赤身裸体的身影,再到公共区域随意丢弃的排泄物,每一件事都让她和 90 岁的老母亲活在恐惧中,“再这样下去,老人真的要被吓出人命了!”

陈女士口中的邻居,是 54 岁的洪先生,一位聋哑人,2021 年上半年和母亲一起租住在她家隔壁。起初两家并无交集,可从当年下半年开始,洪先生的行为逐渐变得反常,先是频繁在家中用工具敲击两家共用的隔墙,后来更直接将目标对准陈女士家的防盗门,而且用的还是分量不轻的铁榔头。

“你看这门,都被敲得变薄了,再用力点恐怕就要穿了!” 陈女士提起这事就忍不住红了眼,她说最让人心疼的是 90 岁的老母亲,原本身体就不好,被榔头砸门的巨响反复惊吓后,心脏病好几次差点复发,有天晚上甚至需要紧急准备送医。家里的保姆阿姨也被吓得不轻,“心一直砰砰跳,不敢出门,有时候他就靠在门边,我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比砸门更让楼里女性住户恐慌的,是洪先生毫无边界感的行为。他经常赤身裸体在楼道里走动,完全不顾及其他居民的感受,更离谱的是,他还会将自己的排泄物装袋后,随意放在公共走廊上。“楼道里本来人来人往,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女的都得绕着走,太恶心也太害怕了。” 陈女士无奈地说,她和家人自始至终没跟洪先生有过矛盾,甚至很少交流,实在想不通对方为何要这样做,“我们家都是老人,从来没做过能激怒他的事,就想安安稳稳给老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怎么就这么难?”

为了弄清洪先生异常行为的原因,也为了寻求解决办法,记者跟着陈女士走访了洪先生家及小区居委会。采访当天,洪先生家的大门虚掩着,屋内却空无一人,看不到任何生活气息。随后,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柳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丁东方,向记者透露了更多关于洪先生的情况。

丁东方介绍,洪先生并非精神类疾病在册人员,2021 年他和母亲一起租来这里,当年下半年母亲去世后,他的情绪明显变得郁闷,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出现砸墙、砸门等扰民行为。“因为他听不见也说不了话,我们每次沟通都得靠书面写字。他自己说,就是想通过敲东西引起大家注意。” 丁东方无奈地表示,居委会和社区民警已经上门劝阻过很多次,每次沟通后洪先生能安分几天,但没过多久又会故态复萌,民警也曾把他带去派出所训诫,“可他有民事行为能力,我们没办法强制带他去做精神鉴定,只能反复劝说。”



更棘手的是,洪先生没有直系亲属,从未结婚,唯一能联系上的只有一位偶尔来探望的孃孃(姑姑),家庭支持几乎为零。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社区服务办主任孙斌补充道,经过核实,洪先生属于语言和听力一级残疾,目前街道已经和他户籍所在地的黄浦区外滩街道对接过情况,下一步会从两方面推进:一方面继续联合居委会、民警调解邻里矛盾;另一方面重点做他亲属的工作,争取尽快带他做精神方面的鉴定。

“如果鉴定结果显示他有精神问题,我们会联系残联对接后续医治;要是精神没问题,那他就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就得联合派出所从治安管理角度执法,不能再让他继续扰民。” 孙斌强调,街道会尽力联动多方力量,帮陈女士一家和其他居民解决这个难题。



好消息是,经过派出所和居委会的反复协调,9 月 2 日,在洪先生表姐、表妹等家属的同意下,他已经被送进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听到这个消息时,陈女士终于松了口气,“希望这次治疗能有效果,也希望以后我们能过上安稳日子,不用再让老母亲担惊受怕了。”

如今,楼道里终于没有了刺耳的砸门声,也没有了让人恐慌的裸奔身影,但陈女士和邻居们心里仍有隐隐的担忧,未来洪先生治疗结束后,还会不会回到这里?类似的扰民行为会不会再次发生?这不仅需要后续社区的持续跟进,更需要完善的残疾人士帮扶和管理机制,才能真正避免 “邻居变噩梦” 的情况重演。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如果遇到类似的邻居,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成“老赖”不到72小时,于谦资产被扒底朝天,杨议的话有人信了

成“老赖”不到72小时,于谦资产被扒底朝天,杨议的话有人信了

科学发掘
2025-10-31 14:06:52
日本专家曾声称:日本军事能力足够强!一旦开战,中国占不到便宜

日本专家曾声称:日本军事能力足够强!一旦开战,中国占不到便宜

温辞韫
2025-11-03 10:46:59
判了!事发上海,男子高空扔下20余斤重物,砸伤途经大爷

判了!事发上海,男子高空扔下20余斤重物,砸伤途经大爷

新民晚报
2025-11-03 15:08:03
2TB !小米17Ultra 提前发布 ,配置拉满

2TB !小米17Ultra 提前发布 ,配置拉满

科技堡垒
2025-11-01 10:32:28
佩斯科夫:暂不急于举办“普特会”,先研究细节

佩斯科夫:暂不急于举办“普特会”,先研究细节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03 18:03:07
50岁周迅头发花白,瘪嘴模样一脸老态认不出,无儿无女成最大遗憾

50岁周迅头发花白,瘪嘴模样一脸老态认不出,无儿无女成最大遗憾

林木体育解说
2025-11-03 18:16:08
6个亿不要了,新西兰决定了,原本让韩国造的船,改成找中国制造

6个亿不要了,新西兰决定了,原本让韩国造的船,改成找中国制造

李子橱
2025-11-02 21:50:03
超导新材料问世,17只概念股前三季度业绩同比正增长

超导新材料问世,17只概念股前三季度业绩同比正增长

证券时报
2025-11-03 15:51:11
中国石油大涨 总市值突破1.7万亿元

中国石油大涨 总市值突破1.7万亿元

证券时报
2025-11-03 11:31:03
杨德龙:4000点可能是A股市场行情的中继,并非行情的结束!年底前市场出现震荡调整但牛市格局不变

杨德龙:4000点可能是A股市场行情的中继,并非行情的结束!年底前市场出现震荡调整但牛市格局不变

和讯网
2025-11-03 16:14:20
荷兰想对抗到底,安世中国发布最强硬声明,这一次要彻底将其打服

荷兰想对抗到底,安世中国发布最强硬声明,这一次要彻底将其打服

阿龙聊军事
2025-11-03 14:58:34
一路走好!资深演员陈光前去世,年仅55岁,在家猝逝多天忠犬陪伴

一路走好!资深演员陈光前去世,年仅55岁,在家猝逝多天忠犬陪伴

小欣欣聊体育
2025-09-24 21:47:17
陈若琳问全红婵:大学一个月生活费多少?全红婵的回复显情商

陈若琳问全红婵:大学一个月生活费多少?全红婵的回复显情商

梦史
2025-09-16 10:44:43
高盛:中国股市正迈进增长期 AH股指数至2027年底潜在回报达30%

高盛:中国股市正迈进增长期 AH股指数至2027年底潜在回报达3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13:23:16
他曾受毛主席10次接见,还被毛主席写进文章,78年被免除所有职务

他曾受毛主席10次接见,还被毛主席写进文章,78年被免除所有职务

历史龙元阁
2025-11-02 19:00:17
北京金鼎轩一根油条卖39元?工作人员称“个头大够两人吃”,市监局回应

北京金鼎轩一根油条卖39元?工作人员称“个头大够两人吃”,市监局回应

大峰
2025-11-02 10:27:19
她这大体格身材,目测身高185,颜值不低,啥人能配的上她呢

她这大体格身材,目测身高185,颜值不低,啥人能配的上她呢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0-18 00:03:22
中国有多少城市能撑住七日游?网友分享杀疯了,各种神回复笑不活

中国有多少城市能撑住七日游?网友分享杀疯了,各种神回复笑不活

墙头草
2025-10-23 07:58:58
他从军区副参谋长调任省计委,找两位元帅申诉,如愿以偿调回部队

他从军区副参谋长调任省计委,找两位元帅申诉,如愿以偿调回部队

历史龙元阁
2025-11-02 18:00:06
高圆圆尽管46岁了,依然是无数人心中的女神!

高圆圆尽管46岁了,依然是无数人心中的女神!

可乐谈情感
2025-10-06 10:18:17
2025-11-03 19:39:00
观察鉴娱 incentive-icons
观察鉴娱
努力观察风趣历史人物讲解
6841文章数 16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亲子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亲子要闻

放手接纳后,躺平的孩子多久能主动去上学?

教育要闻

“家长举报的,凭啥跳脚?”老师不再打印作业后,家长群炸锅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