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远亲不如近邻” 这句老话,在上海静安区柳营路 319 弄的陈女士眼里,早已成了奢望。近四年时间里,她和家人被隔壁邻居的异常行为反复折磨,从深夜榔头砸门的巨响,到楼道里赤身裸体的身影,再到公共区域随意丢弃的排泄物,每一件事都让她和 90 岁的老母亲活在恐惧中,“再这样下去,老人真的要被吓出人命了!”
陈女士口中的邻居,是 54 岁的洪先生,一位聋哑人,2021 年上半年和母亲一起租住在她家隔壁。起初两家并无交集,可从当年下半年开始,洪先生的行为逐渐变得反常,先是频繁在家中用工具敲击两家共用的隔墙,后来更直接将目标对准陈女士家的防盗门,而且用的还是分量不轻的铁榔头。
“你看这门,都被敲得变薄了,再用力点恐怕就要穿了!” 陈女士提起这事就忍不住红了眼,她说最让人心疼的是 90 岁的老母亲,原本身体就不好,被榔头砸门的巨响反复惊吓后,心脏病好几次差点复发,有天晚上甚至需要紧急准备送医。家里的保姆阿姨也被吓得不轻,“心一直砰砰跳,不敢出门,有时候他就靠在门边,我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比砸门更让楼里女性住户恐慌的,是洪先生毫无边界感的行为。他经常赤身裸体在楼道里走动,完全不顾及其他居民的感受,更离谱的是,他还会将自己的排泄物装袋后,随意放在公共走廊上。“楼道里本来人来人往,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女的都得绕着走,太恶心也太害怕了。” 陈女士无奈地说,她和家人自始至终没跟洪先生有过矛盾,甚至很少交流,实在想不通对方为何要这样做,“我们家都是老人,从来没做过能激怒他的事,就想安安稳稳给老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怎么就这么难?”
为了弄清洪先生异常行为的原因,也为了寻求解决办法,记者跟着陈女士走访了洪先生家及小区居委会。采访当天,洪先生家的大门虚掩着,屋内却空无一人,看不到任何生活气息。随后,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柳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丁东方,向记者透露了更多关于洪先生的情况。
丁东方介绍,洪先生并非精神类疾病在册人员,2021 年他和母亲一起租来这里,当年下半年母亲去世后,他的情绪明显变得郁闷,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出现砸墙、砸门等扰民行为。“因为他听不见也说不了话,我们每次沟通都得靠书面写字。他自己说,就是想通过敲东西引起大家注意。” 丁东方无奈地表示,居委会和社区民警已经上门劝阻过很多次,每次沟通后洪先生能安分几天,但没过多久又会故态复萌,民警也曾把他带去派出所训诫,“可他有民事行为能力,我们没办法强制带他去做精神鉴定,只能反复劝说。”
![]()
更棘手的是,洪先生没有直系亲属,从未结婚,唯一能联系上的只有一位偶尔来探望的孃孃(姑姑),家庭支持几乎为零。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社区服务办主任孙斌补充道,经过核实,洪先生属于语言和听力一级残疾,目前街道已经和他户籍所在地的黄浦区外滩街道对接过情况,下一步会从两方面推进:一方面继续联合居委会、民警调解邻里矛盾;另一方面重点做他亲属的工作,争取尽快带他做精神方面的鉴定。
“如果鉴定结果显示他有精神问题,我们会联系残联对接后续医治;要是精神没问题,那他就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就得联合派出所从治安管理角度执法,不能再让他继续扰民。” 孙斌强调,街道会尽力联动多方力量,帮陈女士一家和其他居民解决这个难题。
![]()
好消息是,经过派出所和居委会的反复协调,9 月 2 日,在洪先生表姐、表妹等家属的同意下,他已经被送进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听到这个消息时,陈女士终于松了口气,“希望这次治疗能有效果,也希望以后我们能过上安稳日子,不用再让老母亲担惊受怕了。”
如今,楼道里终于没有了刺耳的砸门声,也没有了让人恐慌的裸奔身影,但陈女士和邻居们心里仍有隐隐的担忧,未来洪先生治疗结束后,还会不会回到这里?类似的扰民行为会不会再次发生?这不仅需要后续社区的持续跟进,更需要完善的残疾人士帮扶和管理机制,才能真正避免 “邻居变噩梦” 的情况重演。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如果遇到类似的邻居,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