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房文彬
当前,保险业正处于从粗放增员转向专业竞争的深度转型期。作为关键环节的保险中介,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变化与经营压力。
从销售端来说,在“报行合一”大背景下,保险公司降本增效,借助AI技术加速拓展直销渠道,对传统中介模式形成替代冲击。同时,人身险预定利率持续下行,保险产品迭代更新,中介机构销售难度与成本相应提高。从需求端来说,消费者的保险需求已从单一保险产品转向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传统中介如果仅满足于同质化服务,将难以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近日,9家新三板挂牌的保险中介机构陆续发布年中业绩报告。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保险中介普遍面临的风险与难题主要包括市场竞争激烈、分支机构管理协调及发展不均衡、代理人佣金下降、留存困难等。
总而言之,保险中介想要匹配市场升级需求,就必须差异化发展、加速向“专业服务者”转型。
一方面,深耕专业化领域,聚焦细分领域,提供风险评估、理赔协助等深度服务,摆脱同质化竞争。同时,强化内控与人员管理,实现从“通道”向“专业服务伙伴”的角色转变。比如,昌宏保险提出,升级对业务渠道的维护力度,采取“跟跑”策略,在巩固稳定既有渠道的同时,积极拓展新渠道,加强对县区车险市场的网点铺设和渗透;通过高频次的培训,强化员工的展业技能、从业素质和服务意识等。
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AI提升客户精准画像、风险定价及运营效率,降低获客与服务成本。同时,从单纯销售转向“产品+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并嵌入健康管理、防灾减损等增值环节。比如,民太安科技团队通过“科技赋能、数据驱动”模式,实现从传统公估向“保险科技+安全应急”的战略转型;深挖各类保险理赔案例及风险评估数据,利用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打造精准的风险评估与定损模型,赋能更科学高效的风险全生命周期管理;积极在新能源、农业保险、线性工程、安全应急等领域深度渗透科技元素,构筑起风险管理生态体系的重要支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