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的旅游从业者还在为 2025 年 “外国旅游支出突破 2000 亿美元” 的目标筹备时,现实却给了一记重击。世界旅行和旅游理事会 5 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美国国际游客支出预计仅能达到 1690 亿美元,较年初预测少了 318 亿美元,近乎 300 亿美金的旅游收入凭空蒸发,这样的落差,勾勒出美国旅游业正在遭遇的 “寒流”。
这场 “寒流” 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叠加。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首当其冲,特朗普政府相关政策、边境管控的收紧,让不少外国游客对美国望而却步 —— 东南亚游客担心遭遇歧视,欧洲游客顾虑枪支暴力隐患,这些无形的 “门槛”,远比签证表格上的条款更能劝退人心。与此同时,强势的美元抬高了出行成本,原本计划赴美旅游的家庭,开始重新核算预算;而复杂的签证审查流程、严苛的边境政策,进一步削弱了美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数据不会说谎。2025 年上半年,美国接待的国际游客较 2024 年同期减少约 100 万,旅游经济学公司总裁亚当・萨克斯预测,全年游客数量较 2019 年将减少 1300 万。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在全球国际旅游市场的份额,已从 1996 年的 8.4% 萎缩至 2024 年的 4.9%,2025 年还将跌至 4.2%,且未来十年大概率维持在这一水平。曾经的 “旅游热门地”,正在逐渐失去它的光环。
美国旅游业的 “失宠”,恰恰给了其他国家机会,全球旅游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邻国加拿大成了直接受益者,今年 7 月该国酒店入住率攀升至 77.6%,创下 2019 年以来的新高,“加拿大强通道” 旅游计划带动博物馆、国家公园等景点人气暴涨;那些原本打算赴美的加拿大人,要么选择在国内深度游,要么越过美国,把目的地换成了墨西哥、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
墨西哥也抓住了机遇,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相对宽松的旅游环境,成为加拿大人和欧洲游客的 “新宠”。而在更远的地方,西班牙、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的旅游业正迎来爆发,预计今年这三个国家接待的国际游客将分别增加 1650 万、1450 万和 1400 万,稳稳接下美国流失的客源。就连东南亚地区,也形成了 “区内循环” 的旅游热潮,原本计划赴美的本地游客,转而选择在东南亚或东亚境内旅行,部分游客则把目光投向了欧洲。
不同国家游客对美国的态度差异,更折射出这场变化的复杂性。Milieu Insight 对 6000 名东南亚国际旅行者的调查显示,近 80% 的人认为美国正在失去旅游吸引力,但越南和菲律宾游客仍保持着较高兴趣,这与两国在美国的侨民规模、文化影响力密切相关;而新加坡游客对美国的兴趣降幅最大,55% 的受访者表示比去年更不想赴美,不少人转而预订了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的行程。
美国旅游业的困境,或许不仅仅是短期的波动。从全球旅游市场的竞争来看,当越来越多国家在提升旅游体验、简化入境流程、打造特色旅游 IP 上发力时,美国若不能及时调整政策、改善旅游环境,其在全球旅游市场的份额可能会进一步被挤压。这场由美国 “失宠” 引发的全球旅游格局洗牌,或许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