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偷拐抢骗》
多线发展、精巧布局、犀利的剪辑并最后汇合一处的典型盖里奇式的英国黑色幽默黑帮片,喜剧元素与配乐方面超越之前成名作《两杆大烟枪》。影片以钻石争夺和地下拳击赛两条主线为核心,黑色幽默藏在快节奏台词里,布拉德皮特的吉普赛口音自带喜感,暴力与笑点碰撞出奇妙火花。结尾所有线索收束的瞬间,只觉这混乱又精巧的骗局,看得人通体舒畅。
2.《美国黑帮》
黑帮警匪题材百看不厌,三个小时丝毫没有乏味之感,片子直击了七十年代越战的厌战情绪,金三角,种族歧视,警界贪腐等等热点事件。双雄对决演绎七十年代纽约暗影,毒品与正义较量中,人性挣扎与时代动荡交织成黑帮史诗,演员阵容相当豪华,在最基础的黑白对立的基础上塞入了很多东西,雷德利斯科特拍的很有味道,另外,请留意片尾曲以后的最后画面,他到底杀了谁?
3.《性感野兽》
新世纪英国难得的炫酷盗抢类型片,本片适合镜头控和演技控影迷观看,几段来自不同时空片段的交叉剪辑实在是华丽,具有强调角色心理的超现实段落用得很多。相当干脆利落的反类型尝试,在众多黑帮片套路中找了一个特别途径,格雷泽镜头下的人物间的紧张关系是如此真实可感,本金斯利的演的角色足够有观赏性,脏话连珠炮听的让人非常过瘾。
4.《东方的承诺》
《暴力史》的姊妹篇,也为暴力史提供了方向:当暴力的宿命无法逃脱,如何深陷暴力系统内部实现救赎。本片以一个女护士的视角,向我们呈现地下血腥、残暴、真实的犯罪世界,维果莫特森把一个毒辣的黑手党演的入木三分,影片有股柯南伯格的冷冷的色情味道,得不到满足的欲望充斥在每个场景和表情之中,释放长久的压抑的,居然是最后的淡淡一吻,然后再是没有尽头的压抑。
5.《爱尔兰人》
类型片里完成还不错的,三个小时的时长,夹杂着插叙和倒叙,把那个年代黑帮与政、商界的利益纠缠、以及一大堆历史故事,向观众们娓娓道来,每个片段都有硬核狠人说着过去辉煌的样子。作为当时最受歧视的爱尔兰裔美国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创造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演员用细腻入微的表演,让角色的喜怒哀乐都深深牵动着我的情绪。
6.《暴力史》
暴力史小报,影片拍摄时,柯南伯格特别选择了二十七毫米的广角镜头拍摄了影片的大部分画面,着力表现角色心理活动与所处空间之间的整体配合感。楼梯上那场戾气十足的戏码,体现了普罗大众对暴力的态度:恐惧中夹杂了兴奋,欲拒还迎的复杂情感。在一幕幕血腥的镜头背后,讲述的是一个男人对他所属组织的忠诚,对爱情的承诺,有伤害、无奈,也有苦衷、罪孽。
7.《预言者》
法国黑帮史诗,一贯写实的黑帮片却带出了超现实的味道,人只有变得残酷又冷漠,才是真正的成长,主线是一个懵懂的少年在监狱里逐渐变成黑帮头子,最后一举反杀曾经欺负他的老大的故事。导演夹带私货:种族、阶级、身份认同全都来一遍,塔哈拉希姆眼神一变,我都替对手瑟瑟发抖,看完只想感慨一句:原来在法国,不做预言家也可以做教父,又狠又沉。
8.《上帝之城》
根据真人故事改编,在这种环境下能长大也算是一种奇迹,这里只有无穷无尽的暴力,野蛮将在这个贫民窟里循环往复。《上帝之城》里杀人就像它的配乐一样轻松明快,暴力是城的底色,至于为什么叫《上帝之城》,大概是因为离死亡比较近。漫画感的人物,浓烈夸张的动作,紧张快速的节奏变化,一浪又一浪的故事起伏,是一种同时具有酣畅视觉和压抑感觉的镜头组合。
9.《无间行者》
方法派演技和蒙太奇技法的高超作品,客观讲美版比港版厚重的多,这片子改编自港版的《无间道》,但是落地于美国与港版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更加直接、暴躁、血腥,无所谓好坏,只能说是各有所爱。结局用黑帮的解决办法干净利落地说出了无间道的主题,表达主题的时候不需要那么多文字,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身贼的装扮,已是身处无间地狱。
没有废话,上来就干的9部黑帮电影,男人的爽感莫过于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