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起,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设十年过渡期。
初衷是平稳衔接新老办法,结果却拉出惊人差距。有网友算过账:同职级、同工龄,2016年退休拿4400元,2024年退休能拿9000元。中间差着4600元,2025年退休更到9500元,直接多了一倍还不止。
这不是个例,参考内容里说,同行业同地区,前后几年退休差2000到5000元很常见。
问题出在哪?新老办法对比本身就没科学性。
按政策,"中人"养老金老办法高依老办法,新办法高则补差额的10%、20%…100%。
可老办法根本不可能高过新办法,差额肯定存在,补差比例却卡得死。2014年社平工资不到4000元,2024年翻了一番,老办法基数早跟不上。
新办法算的是退休时社平工资,还加了职业年金,老办法拿什么比?更扎心的是,补差比例和社平工资一起涨,两重叠加差距越拉越大。
早退"中人"像被按了慢放键,晚退的却坐了快车,时间成了养老金的指挥棒。有人说晚退的多缴了几年保险,可那钱是财政涨工资后扣的,卡上钱反而变多了。企业职工是自己和单位缴,机关"中人"缴的钱,说到底还是财政出的。
这公平吗?同是为国家工作,早退休几年就该少拿几千?
"老人老办法"不该成低待遇的借口,"中人"过渡期也不该成差距放大器。郑秉文团队作为设计者,这些问题真没想到?
阶梯式补差本就该防差距扩大。平稳过渡不是让早退休的"牺牲",该新老办法双向权衡,而不是单向倾斜。
比如调整视同缴费指数,别让"中人"指数高得离谱;比如统筹社平工资增幅,前后兼顾。现在的情况,"老人"永远在待遇最低谷,早退"中人"看着晚退的拿高薪,心里能不难受?养老金改革要的是红利共享,不是让部分人寒心。
政策该纠偏了,不能让制度设计的漏洞,伤了退休人员的心。
未来几年,会不会有调整方案?
早退"中人"的待遇能不能补?这些问题不解决,争议怕是停不下来。
关注我,一起等后续,也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