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气逐渐转凉,气候多变,宝宝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相对较弱,很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以下这3种病,家长们在秋季可要格外提防。
一、秋季腹泻
病症特点
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在秋季高发,尤其多见于6个月到2岁的宝宝。起病急,初期常伴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随后很快出现呕吐,接着便是频繁腹泻。大便呈蛋花汤样或水样,无腥臭味,每天可达10余次甚至更多。由于腹泻和呕吐,宝宝很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是关键。宝宝的餐具、玩具要定期清洗消毒,最好每天用开水煮沸15 - 20分钟。给宝宝吃的食物要新鲜、干净,避免食用生冷食物。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能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同时,按时给宝宝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这是预防秋季腹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二、上呼吸道感染
病症特点
秋季气温变化大,早晚温差明显,宝宝的呼吸道黏膜相对脆弱,容易受到病毒或细菌的感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冒”。宝宝可能会出现发热、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还可能伴有食欲不振、哭闹不安等情况。如果病情严重,可能会引发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
预防措施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宝宝增减衣物,避免宝宝着凉。但也不要给宝宝穿得过多,以免宝宝出汗后吹风着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 - 3次,每次20 - 30分钟,降低室内病菌浓度。鼓励宝宝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比如每天带宝宝去公园散步、玩耍,但要注意避免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三、过敏性鼻炎
病症特点
秋季空气中的过敏原增多,如花粉、尘螨等,宝宝接触后容易引发过敏性鼻炎。宝宝会出现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而且症状往往反复发作,尤其在清晨或接触过敏原后加重。由于鼻子不舒服,宝宝可能会经常揉鼻子,严重时还会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预防措施
尽量减少宝宝与过敏原的接触。在花粉传播的高峰期,避免带宝宝外出,尤其是在早晨和傍晚花粉浓度较高的时候。定期清洗宝宝的床上用品、窗帘等,每周用热水清洗一次,可有效杀死尘螨。保持室内清洁,经常打扫房间,减少灰尘。如果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要严格避免宝宝食用该食物。
秋季是宝宝疾病的高发季节,家长们要多关注宝宝的身体状况,做好预防措施。一旦发现宝宝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让我们一起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让他们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快乐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