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结硕果,教育协同谱新篇。2025-2026学年度伊始,包头市九原区第一实验小学、二道沙河小学、西北门小学教育共同体(以下简称 “教共体”)启动新学期工作计划,以“提升教师素养、优化资源配置、赋能学生成长” 为核心目标,通过专家引领、大单元集体备课、跨校教研联动等多元举措,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进” 的教育发展新格局,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教共体将“精准教学” 作为突破口,伙同特邀教研专家深度参与教学指导,构建“诊断—反馈—优化” 的闭环体系。本学期,专家团队将聚焦核心学科,于9月至12月间分阶段进驻包头市九原区第一实验小学,通过课堂教学分析、现场点评指导、项目化学习讲座等形式,从教学目标设定、内容选择到教学设计思路优化,为三校教师提供全方位专业支持。
大单元集备与综合学科校本教研成为教共体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三校按学科、年级组建集备小组,每两周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集备活动,主备教师提前打磨单元教学设计初稿,明确主题、目标、课时安排及作业设计。小组成员结合三校学情深入研讨,共同完善方案,当场完成教学规划,确保教学设计兼具科学性与适应性。综合学科领域则打破校际壁垒,三校教师联合确定教研主题,每月通过专家培训、课例展示、跨校研讨等形式深化研究,并计划每学期至少开发一门跨学科校本课程,在三校试点推广。
青年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未来。教共体启动“青蓝工程”,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担任导师,共同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涵盖教学技能、理论学习、实践反思等维度。每月一次的教学研讨活动聚焦真实教学问题,分享案例、碰撞思路。11月举办的“青航杯” 教学基本功比赛,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呈现全面比拼,以赛促练、以赛促长,力争提升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加速成长。
新学期,教共体将以 “协同” 为笔,以“质量” 为墨,在资源共享中缩小校际差距,在协同研课中提升教学水平,在共育共管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场跨越校际的教育实践,不仅是对“优质均衡” 教育目标的生动践行,更将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协同模式,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共享优质教育的阳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