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上方蓝字关注 微绵竹
知晓绵竹身边大小趣事超20万朋友已关注
曾几何时,绵竹南街是辉哥记忆中这座城市繁华的象征之一。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街道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各类商品应有尽有,从时尚的服装、精美的饰品,到特色的小吃、日常的百货,每一家店铺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顾客们驻足挑选。那时的南街,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是人们购物、休闲、社交的热闹之地,见证了无数市民的日常生活点滴,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与情怀。
(2018年9月拍摄)
(2025年8月拍摄)
然而,变化来得悄无声息却又势不可挡。虽然临街的老旧城区改造已然焕然一新。改造后的街道建筑外观整洁美观,基础设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街道环境有了显著提升。不过,就在这新貌之下,如今的绵竹南街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多间商铺卷帘门紧闭,外墙挂着 “装修升级 夏装甩卖” 等黄色促销横幅,透着曾经的商业活动气息。
有的店铺透过玻璃门,能看到店内货架空空荡荡,曾经摆放商品的地方如今一片空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热闹不再。就连银行网点也显得冷清,门窗紧闭,失去了往日人来人往办理业务的景象。
那些家曾经人声鼎沸的店铺,如今门上贴着"门面出租"的纸条,在微风中轻轻颤动。
绵竹街头的几家服装店橱窗,透出无奈与告别气息。“房租到期 全部处理” 的大红标语格外醒目,旁边 “旺铺出租” 信息,无声诉说着店铺因房租或经营压力难以为继。
仍在坚守的店主们形成了某种默契——每天准时开门,尽管可能整天都等不来几个顾客。
南街的样子是多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商业中心的东移带走了年轻消费群体,大型购物中心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电商平台的便利让许多日常购物转移到了线上。房租的持续上涨成为压垮许多小店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深层的变化在于生活节奏的加速。南街曾经的繁荣建立在慢生活的基础上——人们有空闲逛布料店比较花色,愿意花半小时等待现做的糕点,习惯在街边小店与老板闲聊。如今这种消费场景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追求效率和便捷的消费模式。
但南街的故事并非全然悲观。绵竹一家服饰店,多位老年人穿梭其中,或驻足挑选、或交流试穿,人气旺盛。这些新与旧的碰撞,或许能为南街找到新的生存之道。
还有一些新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 又有新的店铺在进行装修。施工的声音打破了街道的沉寂,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为南街带来了一丝新的活力,也让人们对南街的未来多了一份期待与猜测。
黄昏时分,南街显得格外安静。偶有行人经过,脚步声在空旷的街道上格外清晰。仍在营业的店铺点亮了灯光,昏黄的灯光透过玻璃门,在石板路上投下长长的影子。这条老街正在经历不可避免的转型阵痛,但它承载的城市记忆不会轻易消失。或许某天,当人们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商场与快餐式消费,会重新发现这种街道生活的价值——那种可以触摸布料质感、闻到现烤面包香气、与店主话家常的购物体验。
南街的黄昏不是终点,而是一次必要的休憩。在这段寂静的时光里,它正在积蓄力量,等待下一次的重生。
来源丨微绵竹
主编|辉哥 责任编辑|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