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从大名鼎鼎的主持人到后来的人人喊打的下场,和她的交友圈有很大的关系。从她和丁仲礼的那次采访对话就能看出来她的观念早就有了偏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柴静的家庭条件其实还是不错的,从小就住着有300多年历史的大宅子,父母都是高知,而她自己也喜欢学习,对文案撰写很感兴趣。19岁的柴静大学一毕业,就开始工作,而他的工作内容也是与编辑撰写息息相关。
1995年柴静就开始主持节目了,不仅做主持人,连记者的工作也能兼顾,甚至还是第一个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2003年评上了年度风云记者,2008年又被评为感动中国绿色人物。
在央视工作的那些年,柴静一直出品精品节目,深得国人喜欢。柴静不仅工作能力优秀,她对于为人处世更有一套,冯唐、白岩松都是她的好朋友,有传言说冯唐和她也“有一腿”,冯唐离婚也是因为她,但双方都否认了这个消息。
柴静大学时期还和苏群处过一段时间,当时苏群也是有家庭的,妻子都已经怀孕了,但是为了追求柴静这个“真爱”,毅然决然的抛下老婆孩子离婚了。然而最终苏群也没有和柴静修成正果。
分手后,柴静就和更优秀更有前途的赵嘉在一起了,但是这二人的感情也不顺利,好几次传出二人都“移情别恋”的消息,分手后二人合合分分多次,直至2013年初又再次复婚,当年柴静在美国生下了女儿柴知然。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柴静专门去美国生孩子,毕竟作为央视的多年工作人员,一向报道的对象都是国民疾苦,这样的人理应对自己国家更亲近才是,但柴静在这一事的选择上反映出了她更偏爱美国的事实。这一切从2010年柴静和丁仲礼的那次专访就能看出很多端倪。
当时,柴静还在央视工作,在节目《面对面》中对丁仲礼进行专访。这次专访的主题是“减排问题”,丁仲礼是当时中科院的副院长,对该议题刚好有一定研究。可就是在这次专访中,二人对总排放量的计算问题产生了“争执”。
丁教授站在中国的立场上考虑,认为中国的人口多,而且从长远发展来看应该按人口计算比较合理,可是柴静却不考虑中国的实际问题,她认定应该按国际惯例算。如果这样计算,最终的结果对中国完全没有任何有效建议,且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处理我国的减排问题,反而还会阻碍中国的正常发展。
但是柴静不在乎,或者说她只在乎美西方的利益,而中国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丁教授认为公平应该是人和人之间的排放空间应该是大致相等的,丁教授质问柴静:中国人算不算人,凭什么中国人就应该少排?
而柴静依然认为现在大多数都是按国际算,到后来丁教授都觉得没有必要多费口舌了,柴静的想法就是要给中国人“添堵”的。后来柴静“安分”了一段时间去结婚生孩子,但是她可不是愿意做家庭主妇的性格,在美国的时候,她就在计划纪录片《穹顶之下》。
2015年《穹顶之下》发出后,大家发现这其中有很多问题。这看似是以“环保”为主题创作的公益纪录片,而实际上却是恶意抹黑我国本土工业,恶意编纂的影片。
首先就是有数据造假情况。作为一个纪录片,信息不实实在是不应该。更何况,这还是以“环保”名义做探讨。如果作为依据的数据都是假的,那结果还有意义吗?
除此以外,柴静认为自己的孩子生病,一出生就需要手术,这是因为自己在北京生活时间久了,孕期受到了雾霾的影响。这一点有网友就反应,柴静本身是老烟民,有着多年的吸烟史,与其说是收到雾霾影响,还不如说是受到母体抽烟的影响。
网友发现柴静在《穹顶之下》表达的,和丁教授的那场采访的观念还是一样的,她的行为暴露了她不爱国的思想和行为,这导致了大家对她的滤镜都渐渐碎掉,连带着她的许多“黑料”都曝光了出来。
虽然真假不一定,但是网友都认为无风不起浪,这下柴静女神的形象彻底崩塌了,后来她跑去了国外发展,但是早就混的大不如前了。
参考资料:
丁仲礼院士对话柴静:国际减排方案里存在巨大陷阱丨十二师公安
柴静雾霾纪录片引各方争议,这是目前最全面的汇总丨中国日报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