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石破茂于当地时间7日正式宣布辞职,理由是"避免党内分裂",但实际背后是执政党自民党面临的空前危机——在去年参议院选举中,执政联盟首次丢失众参两院过半数席位,创下自民党1955年成立以来的最差战绩。面对党内逼宫潮,石破茂最终选择退场,而其离职日期虽未明确,已引发日本政坛剧烈震荡。
当下国际关注的焦点迅速转向:谁将成为下一任首相?这场权力交接不仅关乎日本内政,更牵动着中日关系、台海局势乃至亚太战略格局。目前呼声最高的竞争者是64岁的高市早苗,这位自民党资深政客曾于去年总裁选举中与石破茂激战至最后一轮,仅以微弱差距落败。若她此次胜出,将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更可能掀起保守右翼浪潮。
高市早苗的政治标签极具争议性:作为安倍晋三的"政治传人",她主张延续扩张性财政政策,同时在外交安全领域推动修宪,试图突破"和平宪法"限制。她频繁参拜靖国神社,甚至公开倡导向自卫队赋予"军队化"权力。在台湾问题上,其立场更为激进——不仅多次窜访台湾发表"台独"言论,更主张日本应在台海冲突中扮演"积极角色",甚至不惜动用军事力量"协防台湾",被舆论斥为"比台独更激进"。
对华政策上,高市早苗持续渲染"中国威胁论",力推加强美日军事同盟,主张在西南诸岛部署导弹和防空系统,并扬言要在经济安全领域与中国"脱钩"。这种强硬路线与美国对华战略收紧形成呼应,若她上台,日本或将更深度绑定华盛顿战车。
然而,政治现实远比个人意志复杂。自民党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许多成员对其激进政策持保留态度;日本社会也未必愿意承受与中国全面对抗的代价——尤其是中日经济与产业链深度绑定,盲目脱钩可能重创日本经济,这是高市早苗上任后必须面对的现实掣肘。
分析人士强调,无论高市早苗还是其他政客接任,都无法改变中日力量对比的根本态势。中国经济体量与军事实力已远超日本,正如近期"九三阅兵"展示的那样,中国拥有足以震慑挑衅的国防力量。即便高市早苗推行强硬路线,也难以动摇大局;反而是日本右翼若继续沉溺于军国主义幻想,终将面临"梦碎"结局。这场首相更迭背后,既是日本政坛的权力博弈,更是地区格局变动的缩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