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致酒行上半年利润暴跌63%,库存压了28个亿;酒便利亏损6000多万。
另一边,酒仙集团董事长#郝鸿峰却宣布:3年开10000家“酒仙超级店”,一天小10家
一边是行业龙头步履蹒跚,一边是逆势期扩张计划激进无比。
郝鸿峰到底是在逆势抄底,还是在赌一个所有人都没看懂的未来?为什么他偏偏选择在最冷的时候,杀回最传统的战场?总在破传统的郝鸿峰,为何把线下当黄金战场?
本期#周期拐点关注#酒仙超级店。
01 时代的真相
郝鸿峰在行业里的地位,是靠一次次“破传统”挣来的。
早年他搞酒仙网,用线上渠道颠覆传统酒类销售,正好踩中了“互联网+”的风口;之后又开了第一代酒仙名酒城,杀进线下零售;行业上升期,他暂时放下开店,全力做自有产品,狠狠吃了一波渠道红利;同时把公司打造成行业电商独角兽,培养出一批超级主播;现在他又把自己打造成了“酒业雷军”式的IP。
他不断打破传统,节奏踩得挺准,但都是点状创新,还没完全触及时代的真相。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是这个时代的真相?
电商、即时零售、直播……看起来都在“统治”消费,线下店举步维艰。酒仙超级店,真的抓住了时代的消费真相吗?
凭借基本的判断,当前的消费时代,到底是在消费升级还是在消费降级?
郝鸿峰在演讲中说,酒仙超级店是消费降级时代的杀手锏,是穿越周期的利器。但我认为他只说了消费降级这一半大家想听的。
真实情况是,消费降级很难成就一个商业的成功,时代进步,只有消费需求升级,才有超级店的机会。
以北大国发院为主的团队最近发布了CBI指数,里面有个挺反常识的结论:大促期间,消费者不仅买得更多,而且更倾向选优质品牌商品——而不是纯粹图便宜。
连续三年,只要到了618、双11,品牌指数就会明显往上跳。
苹果、美的、海尔、小米、华为、耐克、格力、阿迪、欧莱雅这些消费品,还有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洋河、汾酒、泸州老窖、奔富这些名酒,反而是在大促期间更受欢迎,成为消费者优先选择的品牌。
关键词是:“大促”。
性价比成了最大卖点。一边是品牌、品质、颜值,得足够惊艳;另一边是价格,得足够低。
性价比,正是酒仙超级店的第一竞争力。郝鸿峰说得更直接:“性价比是王道。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所有的客情和营销套路都一文不值。”
他们喊出“一瓶也是批发价”“只加5-10元”这种口号,不是没有道理的。
深耕直播电商、也吃过自有品牌盲目涨价(第一代产品曾涨到300多元,现在又回到了100多元)的亏的酒仙集团,这次看起来更懂消费者了——说白了,就是低价。
02 行业的机会
现在真是开酒类连锁的好时机吗?
并不乐观。
行业深度调整、消费需求下降、名酒价格波动……压力全积压向终端。一批连锁店都出现了经营困难。
华致酒行上半年营收降了33%,利润跌了63%,库存堆到28.22亿,合同负债暴跌超90%;河南的酒便利也从盈利转亏,半年亏了6150多万。
整体看,酒类行业还在调整期:社会库存高、价格倒挂、线上冲击明显……这些都不仅在压缩利润,更是在挑战终端经营者的生存能力。实体店还有租金、人力这些固定成本,加上库存压资金,现在开店,像是一场冒险。
酒仙集团品牌战略总监邓银活的视频截图,超级店为货仓模式。
但俗话说“危中有机”,行业越危机,有实力的企业,反而越能抓住机会。
终端店大面积的“危”,恰恰成了郝鸿峰眼里的“机”。
我在禁酒令60天后,烟酒店零生意、酒厂业绩腰斩同时出现中也写过类似现象:白酒销量普降八成;烟也压着几十万的库存周转不动;以前是硬通货的五粮液、郎酒、剑南春,现在“硬是不通”了。
依赖名酒团购的终端店,危机最严重。业内判断,三分之一的店可能倒闭——从现在的情况看,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传统烟酒店的死穴主要集中在:太依赖团购,被禁酒令一刀切断;产品单一,做不了全品类;效率低,还被各种工具绑架;获客成本高,没有拉新能力。
这种“危”来得又快又猛,成了郝鸿峰眼中的“机”。
按酒仙的设计,超级店不仅要卖茅台、五粮液这些名酒,还要推出一堆大厂直供的自有品牌——这非常符合当下超市的调改逻辑。那些传统烟酒店看不上的啤酒、性价比白酒,反而可能成为酒仙超级店的核心竞争力。
有一段视频里,郝鸿峰还带队去胖东来学习,要把“超级服务”也作为竞争优势。看来,他是真的想从传统烟酒店嘴里抢饭吃。
03 酒仙的战场
从既往报道能看出来,酒仙集团这是要把重心全面转向线下渠道升级,All in 超级店,搞一场关键的渠道革命。
当前中国消费市场挺分裂的:一边是稳步成为全球最大单一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另一边是消费增速放缓,被各种不确定性笼罩。
在这种背景下,酒仙超级店只有选对战场,才有可能跑出周期。
在我看来,酒仙的战场主要有三个:
一是下沉:走瑞幸、蜜雪冰城、量贩零食店的路子,去三四线城市找机会。
这些地方有着明确的消费升级需求,消费活跃度也高——有退休金充足的老年人、较低的房贷压力、不那么“卷”的生活节奏,对品质生活的需求最活跃。
二是线上线下融合:从“线上万能”回到“线上线下均衡发展”。
今年阿里、京东为布局线下打得头破血流。为什么非要打外卖这场仗?就是因为线上流量成本太高了。平台必须通过外卖把各种消费者导回主APP,提升打开率。
酒仙虽然直播电商做得牛,但往后也会面临流量贵的问题。现在做线上线下融合,算是顺势而为。如果我没猜错,每一个超级店未来都会成为一个线上卖场。到那一天,酒仙才真正成了超级渠道。
第三,是把价格打下来。这件事考验供应链能力,也考验郝鸿峰的决心。
商业的本质是满足需求,而不是固执于形式的新旧。
从线上回归线下,郝鸿峰没迷信过去的成功经验,敢于否定自己、快速迭代。这种灵活性,恰恰是酒仙能持续发展的关键。
新的战场已经铺开,接下来,就看郝鸿峰怎么出招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