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直肌分离警报!
黄金6月重塑小蛮腰
—西安工会医院·西安康复医院—
腹直肌分离真相解析
许多妈妈在生完二胎、三胎后常遇到腰酸背痛、便秘等尴尬问题,这其实是腹直肌分离在作祟。不少妈妈误以为等所有孩子出生后再进行收腹恢复,却因此错过了最佳恢复期。
腹直肌分离原理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是上宽下窄的带状肌肉,起于耻骨上缘,止于胸骨剑突及第5-7肋软骨前。两侧腹直肌由腹白线连接,并与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共同构成腹部核心肌群。孕期子宫逐渐增大导致腹肌过度拉伸,使原本平行并列的腹直肌从腹白线处分开。当分离距离大于2cm时,即可诊断为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的三大危害
1.腹部形态改变:出现"大肚腩"、"丑橘肚"等体征,皮肤松弛褶皱;体型偏瘦者甚至可触及腹白线处深沟。
2.腰背疼痛:腹部肌肉力量减弱后,腰背部肌群代偿性紧张,导致慢性腰背痛。
3.脏器功能异常:腹腔内压力失衡可能引发胃食管反流、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脏器下垂症状。
科学治疗方案
治疗需根据分离程度选择个性化方案,包括呼吸训练、运动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手法康复及手术治疗。
特别注意:腹直肌分离治疗前必须检测盆底肌力,仅当肌力达到3级以上时方可进行相关治疗。
治疗后关键注意事项
1.禁止进行仰卧起坐等卷腹动作;
2.起床时采用侧身坐起法,避免直接卷腹起身;
3.避免提举重物,减少腹压增加导致分离加重;
4.增强日常收腹意识,保持正确体态。
黄金恢复期提醒
产后6个月是腹直肌分离的黄金恢复期,妈妈们务必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进行专业康复,远离"大肚腩",重塑健康体态。记住:科学康复比盲目等待更有效!
稿件来源 | 妇产科
内容编辑 | 外宣办 刘泓畅
稿件审核 | 妇产科 于筱卿
发布审核 | 外宣办 谭晓青
《西安工会医院·西安康复医院宣传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