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的全球市场高速增长,为这个领域打开了向上的通道。
2025 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预计达 19.5 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到 2028 年将突破 6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17.7%。其中,消费级应用(如睡眠监测、专注力训练)和医疗康复(如卒中后外骨骼控制)成为主要增长极。
中国当然也不甘落后,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 2027 年实现电极、芯片等关键技术国际领先,打造 2-3 个产业集聚区;到 2030 年培育全球领军企业,构建国际竞争力产业生态。
相关政策明确支持医疗健康、工业制造、生活消费三大场景,并将脑机接口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目前,脑机接口的主要赛道有:
医疗健康方面,主要是精准治疗与功能重建的黄金赛道:
①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通过深部脑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药物成瘾等,如国产可充电方向性脑起搏器已实现远程控制和实时脑电监测。
②瘫痪康复:侵入式脑机接口(如 NEO)和非侵入式外骨骼(如华西医院 “魔笛” 系统)的结合,可帮助患者在社区实现主动康复,降低医疗依赖。最新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称,一个由人工智能(AI)担任“副驾”来共享操控的脑机接口系统,能以解读意图和辅助行动的方式,让瘫痪人士更好地完成任务。
③ 肿瘤治疗:植入式电极的实时肿瘤边界识别技术将推动神经外科手术范式革新,未来或拓展至放疗精准定位。近期,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单位,就成功完成了一项全球首创的临床试验——用植入式微电极,给大脑深处的肿瘤精准“画边界”。
这几大赛道后面是无尽的蓝海,而且患者量非常惊人。
消费电子方面,则是从监测到增强的体验升级,带给市场极大的机遇:
④睡眠健康管理:喜临门与强脑科技合作的 AI 床垫通过脑电信号动态调节支撑力,结合声光电干预改善睡眠质量,已在京东实现超 4 万台销量。
⑤沉浸式交互:脑机接口与 VR/AR 结合,如天津大学的四自由度脑控无人机系统,未来可应用于游戏、教育等场景,解决传统交互的延迟瓶颈。
⑥心理健康监测:非侵入式头环(如启学象限的专注力耳机)通过脑电数据分析,为抑郁症、焦虑症提供客观评估,并结合生成式 AI 提供个性化干预方案。鉴于国内忧郁症和严重焦虑的患者越来越多,这方面的突破有望给相关人群带来重点转机。
工业与军事方面,则是高精度控制与认知增强带来的多赛道的争上游:
⑦工业自动化:通过脑电信号直接控制机械臂或无人机,在危险品处理、核能维护等场景替代人工,提升安全性和效率。
⑧军事应用:脑机接口可增强士兵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如实时战场信息整合和装备快速响应,相关研究已进入原型机测试阶段。
此外,在教育与脑科学研究方面,一个比较大的蓝海正在形成。
⑨个性化学习将会重塑学习与认知的边界:基于脑电的专注力评估系统可优化教学方案,例如通过实时反馈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而超柔性电极在非人灵长类中实现 240 天单细胞信号记录,则为理解大脑决策机制和神经可塑性提供新工具。
这一切,都将深远地影响和改变未来世界。
当下,脑机接口正从 “科幻概念” 迈向 “临床可用、消费可及” 的新阶段。未来 5-10 年间,医疗健康和消费电子将成为技术落地的核心场景,而工业控制、心理健康和脑科学研究则是潜力赛道。
随着政策支持、资本涌入和技术迭代的加速,脑机接口有望重塑人类与机器的交互范式,成为推动 “脑智增强” 时代的核心引擎。尽管面临临床伦理和数字隐私挑战,而且也会遇到很多技术瓶颈,但脑机接口的前途不可限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