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庆三峡学院花85万元采购一台市场价仅299元路由器的事件引发网民热议。这一事件看似荒诞离奇,却给公共采购领域敲响了警钟。
在重庆三峡学院采购事件中,中标企业以虚假材料骗取投标资格,将路由器冒充防火墙参与投标,评审专家未认真核查设备型号与性能,仅象征性询问便让其通过,代理机构工作人员明知中标产品无法满足需求,却仍机械执行采购程序。整个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存在严重漏洞,导致公共资金险些遭受巨大损失;调查显示虽然不存在利益输送,但是涉及多名相关责任人被立案调查,后果同样严重,长此以往受损的不仅是公权力的形象,还有整个社会信任的纽带。
供水企业的采购工作,同样关乎民生福祉与公共利益。其采购的消毒药品、消毒设备等将直接影响到供水的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若在采购环节出现类似重庆三峡学院的问题,将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会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为避免此类问题在供水企业采购中发生,需从多方面加以改进。首先,要严格供应商资质审查,不能因推行承诺制就放松对供应商实际情况的考察。应建立健全供应商资格审查机制,对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信誉等进行全面评估,必要时可实地考察,确保供应商具备提供合格产品的能力。其次,加强采购人员和评审专家的专业培训与管理。采购人员要熟悉供水业务和采购流程,了解市场行情,具备识别产品真伪和质量优劣的能力。评审专家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认真履行职责,对投标产品进行严格审核,不能走过场。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因失职导致采购出现问题的人员,要严肃问责。另外,优化采购评价体系,不能单纯以价格为唯一标准,要综合考虑产品质量、性能、售后服务等因素,确保采购到性价比高的产品。
重庆三峡学院“85万路由器”事件为供水企业采购工作提供了反面教材。供水企业作为民生服务的企业,手中握有公权力,理应从中举一反三,深刻吸取教训,完善采购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保障每一笔采购资金都用在刀刃上,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稳定的供水服务。(苍溪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 龚龙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