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病症作为一类常见病症,一直以来都备受大家关注。在中医看来,大多数结节病症,都与体内气血瘀滞、痰湿有关,也就是说,若是身体里出现了堵滞,那么便很容易诱发这一病症,而要想改善结节病症,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将这些病邪化解,以疏通自身气血,使其能正常循行。
而具有消散结节的妙方,在中医里自然有很多,其中还自然不乏一些流传至今的千古名方,但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一方子,就可能鲜有人知,它就是内消瘰疬丸,在现代临床上,也有关于这一方剂的中成药,此方具有消散结节的功效,无论是甲状腺结节,还是乳腺结节,均可用此方加以应对。
据说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名医叫做顾世澄,他当时编撰了一本医书,叫做《疡医大全》,而内消瘰疬丸便就出自这本医书,大家都知道,中药里有很多的剂型,最常见的就是汤剂、丸剂、散剂,而这个方剂以丸来命名,很显然就是将中药材研制成粉末后,再用蜂蜜调和做成丸药服用。
中医认为,“汤者,荡也”,对于结节这类病症来说,病邪多半已经很潜入较深,并且在体内藏匿已久,而这个时候,体内就会存在虚证,在此情况下,就并不适合使用猛攻;而“丸者,缓也”,能够慢慢地进行调和,循序渐进地将结节一点一点化解,如此一来,对身体的损害自然也会小一些。
内消瘰疬丸所用到的中药配伍较多,共用到了17种药材,分别是玄参、蛤壳、白蔹、连翘、熟大黄、甘草、生地黄、当归、玄明粉、夏枯草、桔梗、枳壳、大青盐、海藻、浙贝母、薄荷以及天花粉,整个方剂具有软坚散结、化痰消瘿的作用,在临床上专门用于瘰疬、痰核等病症的治疗,医者常用其改善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囊肿、肌瘤等疾病。
方中的夏枯草具有清泻肝火的作用,同时还能消散郁结,而柴胡这味中药作为肝脏疏泄的常用药,虽然具有很强的疏肝能力,但其消散结节的能力并不强,所以在此方中就并没有用到柴胡,毕竟夏枯草在疏理肝气、化解肝脏火热的同时,还能挑起散结节的“重担”,而且整个药方基本都是围绕这一药材来运行的,再配上枳壳、桔梗,白蔹、连翘、天花粉,其实都是为了促使夏枯草的药性得到更好地发挥。
其中,枳壳和桔梗可以将肝气理顺,而连翘和天花粉,药性偏寒,可以清热泻火,毕竟中医认为,“气有余便是火”,若是身体里的气机运行出现了异常,那么体内就会出现积滞,而如以一来,就很容易诱发火热病邪。
当然,除了夏枯草外,方剂里的薄荷也同样具有一定的疏肝解郁作用,只不过这味中药轻灵,药性缓慢,在针对因气滞太久导致的长久病症来说,功效往往并不显著,因此只能作为辅助。而大青盐这味中药其实在医家方剂里很少见,不过,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则认为这味中药“功同食盐”,跟我们平时所使用的食盐差距并不大,都具有咸味,只不过此药颗粒较大,不像食盐那么精细,但这味中药具有寒性,能够发挥泻热凉血、明目润燥的作用。此外,方剂里的玄参、蛤壳、海藻也具有咸味,中医认为,咸味可以软坚散结,能够将结节软化后再将其消散。
在过去,医家将结节、囊肿形容为一个“包块”,这个“包块”除了存在气机郁滞现象外,还有痰湿和瘀血,因此,在治疗上还需要用到祛痰化瘀的中药材,而浙贝母就具有很好的化痰效果,当然,若是体内出现了郁滞,就可能会引起肝气不足,所以此方还用到了当归和生地来滋阴养血,以恢复脏腑功能。
不过,此方所用到的中药材多半具有寒性,因此,对于脾胃不好的患者来说,往往并不友好,在使用上需要格外谨慎,而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其实也可以直接用生姜、大枣煮水送服,加以缓解。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