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需要带餐具啦”“土豆烧肉最好吃了”“上新菜了!之前没有诶!”近日,记者在北京小学红山分校听到同学们热烈讨论着学校午餐的新变化。
今年秋季学期,北京市持续推进学生在校就餐营养质量提升工作。除了学校统一提供的新餐盘和各种可口的新菜,北京小学红山分校的同学们也迎来了“中央厨房+微厨房”的全新配餐模式。仅用70平方米的厨房空间,学校就充分满足了1200余名师生的用餐需求。
供餐四步走
全力保障高质量校园餐
“中央厨房+微厨房”是校园食堂领域的突破性模式,首先在中央厨房进行食材初加工,随后利用学校微厨房万能蒸烤箱进行现场烹饪,从源头保障食材新鲜健康。“学生吃的饭菜和老师吃的饭菜是在中央厨房进行加工后,通过冷链运输车的方式送到学校,之后使用我们的万能蒸烤箱进行烹饪。”北京小学红山分校后勤总务干事闫续向记者介绍,厨房的万能蒸烤箱兼具多种烹饪模式,5~6分钟即可出餐600人份青菜,不同肉类可以智能调配制作时间。不足一小时即可制作完成全校师生1200份餐食;菜品端上学生餐桌从原本的两小时大幅压缩至50分钟,解决了原本校外供餐的痛点,让师生吃到的每一口都是新鲜、热乎的。
闫续介绍,学校秋季首次投入智慧物联监管系统,同时设置了食品留样柜、物联冰箱,保证从食材到出品不留监管死角;为了解决中远端央厨缺少监管的难题,通过连接粗加工、切配、烹饪、洗消等关键场景的视频信号,在微厨房端即可对中央厨房中的画面进行监控,督促中央厨房规范粗加工与洗消操作。学校通过“设备互联+数据互通+动态监管”模式,形成“来源可溯、过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追”的闭环管理体系。
“中央厨房”菜品花样翻新
让每个孩子爱上校园餐
“让每一个红山宝爱上校园餐”,这是北京小学红山分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蔡京华一直和记者分享的观点。9月4日中午,蔡京华走进班级陪孩子们一起品尝校园餐,仔细倾听孩子们对菜品味道和种类的想法。三年级(2)班的袁梓怡同学开心地告诉她:“午餐的每道菜都很好吃,比我妈妈做的还要好吃。”
蔡京华介绍,学校与合作的“中央厨房”企业每周都会更新菜谱,保证食材品种多样性,并在学校智能AI设备互动屏与学校公众号同步更新,让家长和学生都能放心。同时,学校还会及时收集孩子们的意见建议,保证孩子们的每一口都能吃得健康、吃得美味、吃得开心。
记者从北京市教委了解到,北京市各中小学大力推进“中央厨房+微厨房”供餐模式,是校园餐改革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针对校内没有食堂的学校,由合作企业的“中央厨房”前置完成择菜、洗菜等食材粗加工环节,同时对学校原有空间进行改扩建挖潜,见缝插针设置“微厨房”,增设餐具洗消设备。通过去年的校园餐改革攻坚,全市需自带餐具的中小学生数量已由2024年初的32万人降低至2万余人。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后,这2万多名学生也不用再带餐具上学。
食材集中定点采购
保障供应“新鲜蛋、放心奶”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秋季开学前夕,北京市面向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书记、校长(园长)和食堂从业人员近5万人进行了一次“一竿子插到底”的培训。市教委采取“线上+线下+考核”模式,围绕“法规、标准、实操”三大支柱内容进行集体学习和线上考核,保证校园餐的食品安全与健康意识落实到每个人心中,校园餐制作供给分配全流程行为规范落实到每个环节。
据悉,参照今年1月出台的《北京市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与膳食营养工作改革方案》,北京市还将继续积极推进中小学校园餐大宗食材集中定点采购平台建设,整合资源、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建立完善的食品原材料标准体系,严格供应企业资质审核,在秋季开学优先实现“新鲜蛋、放心奶”的供应。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文字:吕慧
视频:付磊
编辑:苏珊 郜子雁
校对:付磊
审核:张秋颖
终审:冉阳 郝彬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