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文学艺术水准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读现代人的《史记》译文,常给人以少了点什么之感,严复先生说的翻译三原则“信、达、雅”,现代史学家极少有三者兼长者,常常是顾此失彼。换言之,如果当年司马迁的写作水平和现代史学家相当,断难赢得鲁迅上述评价。
于是,我决定尝试按自己的理解翻译,看能不能把原文的精髓表达出来。
此文仅以《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自荐”一节为例,我把原文、史学家的译文、我的译文,按顺序一一罗列如下,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比照着看看——当然,也欢迎方家指教。
原文: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史学家的译文:
秦国围攻邯郸时,赵国派平原君去求救,要与楚国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既有勇力又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平原君说:“如果用和平的方法能够成功那就太好了;如果和平的方法不能成功,那么就在殿堂上歃血为盟,一定要确定合纵盟约后再回来。贤士不必到外面去寻找,在食客中挑选就足够了。”挑选出了十九人,剩下的没有可选取的了,无法凑满二十人。门下有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听说您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二十人一同前往,不向外寻找。现在还少一人,希望您就让我毛遂凑数一起去吧。”平原君问:“先生到我门下有几年了?”毛遂说:“到这里已经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人处在世上,就好像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尖部立刻就会露出来。现在先生到我门下已经三年了,身边的人没有称赞过您,我也没有听说过您,这说明先生没有什么长处。先生不能去,先生留下吧。”毛遂说:“我今天就是请求把我放进口袋里呀。如果我早点能被放进口袋里,就会整个锥子都露出来,不只是露出尖部而已。”平原君最终还是和毛遂一起去了。那十九个人互相使眼色嘲笑他,但没有阻止他。
毛遂到达楚国后,与那十九个人谈论商议,那十九个人都很佩服他。平原君与楚王商议合纵的事,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从早晨就开始谈,到中午还没有决定下来。那十九个人对毛遂说:“先生您上去吧。”毛遂手按宝剑,沿着台阶向上走,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可以决定了。今天从早晨就谈论合纵,到中午还不能决定,这是为什么?”楚王问平原君:“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平原君说:“是我的门客。”楚王呵斥道:“为什么还不下去!我是在和你的主人说话,你来干什么!”毛遂手按宝剑走上前说:“大王您呵斥我,是因为楚国人多。现在十步之内,大王您不能依靠楚国人多势众了,您的性命就掌握在我的手里。我的君主在面前,您凭什么呵斥我?况且我听说商汤凭借七十里的土地就称王天下,周文王凭借百里的土地就使诸侯臣服,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士兵多吗?实在是能够凭借有利的形势而振奋自己的威力。现在楚国土地纵横五千里,士兵上百万,这是称霸称王的资本啊。凭借楚国的强大,天下没有人能抵挡。白起,不过是个小人物罢了,率领几万士兵,发兵来和楚国交战,一战就攻下了鄢郢,二战就烧毁了夷陵,三战就侮辱了大王的祖先。这是百世的怨仇,也是赵国的羞耻,而大王却不知道厌恶。合纵是为了楚国,不是为了赵国啊。我的君主在面前,您凭什么呵斥我?”楚王说:“是是,确实像先生说的那样,我谨奉国家来听从您的安排。”毛遂问:“合纵的事确定了吗?”楚王说:“确定了。”毛遂对楚王的左右侍从说:“取鸡、狗、马的血来。”毛遂捧着铜盘跪着献给楚王说:“大王应当先歃血来确定合纵盟约,接下来是我的君主,再接下来是我毛遂。”于是在殿堂上确定了合纵盟约。毛遂左手拿着装血的盘子,右手招呼那十九个人说:“你们也在堂下一起歃血吧。你们这些人碌碌无为,就是人们所说的依靠别人才能办成事情的人啊。”
平原君确定合纵盟约后返回赵国,回到赵国后说:“我不敢再鉴别人才了。我鉴别人才多的有上千人,少的也有几百人,自以为没有遗漏天下的贤能之士,现在却在毛先生这里失误了。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地位比九鼎大吕还要重要。毛先生凭借三寸之舌,比百万军队还要强大。我不敢再鉴别人才了。”于是把毛遂当作上宾。
我尝试翻译如下:
长平之战之后,秦国军队对赵国都城邯郸形成合围之势,赵国国君决定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救,力争与楚国签订合纵盟约,由平原君带二十个壮士一同前往。
平原君对赵君说:“此行力争用和平的方式与楚国签订盟约,实在不行就霸王硬上弓,逼迫楚王当场歃血为盟。总之,此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关于随行人员,平原君说就不必去外面找了,门下那帮食客有才的多的是,随便也能挑出十几二十个。
商量好之后就去挑人,谁成想挑来挑去也就凑了十九人,差一个不够二十。就在这时,一个叫毛遂的门客主动走上前来,对主人说:“听说您要去楚国,想找二十人一同前往现在还缺一个,您看……我行吗?”平原君把此人上下打量了一番,问道:“先生,您来我这儿几年了?”毛遂说:“三年了。”平原君说:“那不对啊,有才的人活在世上就好比把锥子放进布袋,一放进去锥尖就会露出来。您在我这三年了,怎么身边没一个人提到过您?恐怕您没什么能耐吧。算了,您还是在家待着吧。”毛遂一听急了,说:“您不是说锥处囊中锋芒毕露吗?那好,今天就请您把我放进口袋里试试吧,我相信如果您早给我机会我早就脱颖而出了,可您也没给我机会啊!”
平原君一听这话:“那好,就您了!”
旁边站着的那十九个随行人员见此情景,挤眉弄眼地偷偷笑,不过没一个人站出来阻止平原君的决定。
到达楚国之后,毛遂给那十九个兄弟打气说,咱们必须协助平原君完成签约任务,并一起设想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还一一商定了对策,毛遂的智慧让那十九个兄弟刮目相看。
到了平原君与楚王商议合纵之事那天,从早晨一直谈到中午也没见有什么结果,急得二十个人团团转,那十九个人对毛遂说:“先生,该您上了。”毛遂二话不说手按宝剑几个箭步就窜到大殿之下,高声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关系简单明了,两句话就说清楚了,怎么半天也没结果?出什么岔子了?”楚王见突然闯进一个陌生人,颇感意外,转头问平原君:“此人是谁?他是干什么的?”平原君赶忙解释说:“不好意思,是我的一个随行人员!”楚王于是厉声呵斥道:“滚出去,我和你的主人说话,哪有你插嘴的道理!”谁承想毛遂手按宝剑逼近楚王,大声说:“大王,您这么对我是因为楚国人多吗?我告诉您,此时此刻,十步之内,您的性命可是攥在我的手里!”接着又说:“我的主人就在面前,您这么对我是不是有失待人之道?难道您不懂商汤仅凭七十里的土地称王天下、周文王仅凭百里的土地使诸侯臣服的道理吗?这二人可不是因为兵多将广,是凭借有利形势发挥出了自己的威力而已。您看看您自己,土地纵横五千里,士兵有百万之众,这是多大的称王称霸的资本。可是呢,白起,一个小人物而已,仅率几万士兵就攻下了您的首都,还烧了您的祖坟,这是百世之仇啊,别说楚国人就是我们赵国人都替您感到羞耻。所以,您不要以为合纵是为了我们赵国,是为了给您复仇!可是您却在我的主人面前如此对待一个设身处地替您着想的人!”
楚王听了这话不禁羞愧难当,赶忙说:“先生,您说的太有道理了,我必须为江山社稷出发听从您的安排!”毛遂赶紧问:“您决定合纵了?”楚王说:“确定了。”“那好!”毛遂转身对楚王身边的人说:“快去,拿鸡、狗、马的血来!”,血到,毛遂手捧铜盘跪献于楚王:“大王,既然您已同意结盟,那我们就歃血盟誓吧!您是主人您先来,然后是我的主人,再就是我。”赵楚结盟就这么当场完成了。意气风发的毛遂招呼那十九个兄弟说:“你们这些碌碌无为的家伙们,快点过来,一起歃血,一起做见证人!”
平原君就这么顺利地完成与楚国缔结盟约的任务。
一回到赵国,平原君逢人就说:“我以后再不敢说自己知人善任了,经我的眼鉴定的人才多说上千,少说几百,自以为不会漏掉一个,谁知道像毛先生这样的旷世之才在眼皮子底下都没发现,真是惭愧啊!”意犹未尽,接着说:“你们知道吗,有毛先生在身边,赵国在楚国的地位比九鼎大吕都高,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以后我再也不敢妄称慧眼识珠了!”
自此,毛遂成了平原君的座上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