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的名字这几年总是绕不开争议,她是中国女篮锋线上的核心,一度是球队最稳的得分点,但也是舆论场上的“风暴眼,从与前领队张隆的私人纠葛,到商业代言迅速缩水,再到远赴WNBA求发展,这些故事加在一起,让她的职业轨迹跌宕起伏,怎么看都不像一名球星该有的顺畅路线。
转折出现在去年亚洲杯,李梦靠着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重新赢得球迷认可,那几场比赛她的手感和决断力再次证明了自己价值,商业端的机会也慢慢回暖,可偏偏就在趋势向好的时候,新主帅宫鲁鸣用一纸名单把她挡在国家队大门外,理由是状态不佳,表面看得过去,实际却让人联想到他此前对所谓“场外花边的不满,这才是让舆论沸腾的真正导火索。
宫鲁鸣的执教风格本来就严厉,他上任时就强调运动员的价值在赛场而不是社交网络,这话没毛病,但放在李梦身上多少带点影射意味,中国女篮最终在亚洲杯吃下惨败,依然没出现召回李梦的迹象,这就让人疑惑了,你是要彻底摆烂还是坚持原则到底。
站在外界眼里,李梦失去国家队平台的代价非常大,不只是比赛机会,更是长期商业价值的断层,别忘了她还是家里的顶梁柱,父母身体不好,丈夫张隆暂时也没稳定工作,一旦职业黄金期过早被按下暂停键,生活压力可不是说说而已。
不过风水轮流转,今年李梦在詹姆斯中国行的活动上再次亮相,这个舞台带来的效果不言而喻——流量加成、商业收入、曝光度,全都捆绑着送到她手里,更重要的是,她证明了就算没有国家队的光环,自己依旧具备稳定的号召力,这对她本人的信心和对外界的市场信号,都是一次“我还在的声明。
这让人忍不住去想,国家队的选择是不是太绝对了,没错,纪律和管理该有一把尺子,但球员的竞技价值难道不应该被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吗,中国女篮不是没有人才荒的阵痛,况且在大赛舞台上,一个能单打、能终结的锋线有多重要,看过那几场关键战的球迷心里自有答案。
当然话说回来,商业上的东山再起也不是灵丹妙药,能撑一时,撑不了一世,李梦更需要的是场上的持续证明,否则一旦流量褪去,代言方的耐心也不会无限延长,而家庭经济问题、职业后路问题,依旧横在那儿。
至于宫鲁鸣的强硬态度,换个角度看,可能他真的是想立规矩,用“铁腕重塑队伍氛围,但代价就是放弃一张烫手的王牌,这值不值,答案可能要看接下来中国女篮在亚洲赛场和奥运预选中的表现了,如果结果差到无法交代,舆论必然会翻账,把李梦的缺席再次推上台面。
问题来了,李梦和国家队之间的“裂痕还能弥合吗,你说巧不巧,偏偏在中国篮坛逐渐迎来话题红利的当下,女篮却在明星球员的使用上出现了最具争议的一幕,既是遗憾,也是现实的残酷提醒——实力、纪律、舆论,就像三股绳,谁都想掌握,但一旦拉扯过度,断掉的可能就是整个团队。
所以综合来看,李梦的故事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女篮在竞技与管理、规则与价值之间的平衡难题,短期内她凭借商业活动缓解了生计压力,让母亲的担忧暂且落地,但长远看,她依旧离不开赛场的证明,离不开高水平比赛的舞台,否则再多的亮相也只是烟花一瞬,真正的问题还在那儿,迟早要面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