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门这件 “小事”,正迎来关乎安全的大变革。近日,有车企研发人士向记者透露,监管部门正酝酿全行业禁用全隐藏式车门把手,未来新车将仅允许使用带机械应急装置的半隐藏式或传统门把手,相关强制性标准草案有望本月完成讨论。
这场变革的背后,是日益凸显的安全隐患。去年4月山西运城一起交通事故中,一辆车高速追尾后电路中断,电动隐藏式门把手完全失效,救援人员不得不破窗施救,错过了最佳救援时机。类似案例并非个例,广西贵港一辆雷克萨斯LM碰撞后车门锁死,同样因隐藏式把手无法开启延误救援。安全专家指出,这类电子把手成本比传统机械式高出三倍,却在断电等极端情况下成了 “生命通道的拦路虎”。
根据目前披露的政策框架,新规将给车企一年过渡期,预计2027年7月起全面执行。这意味着明年起上市的新车,车门把手上必须加装 “双保险”—— 即便电子系统失灵,乘客仍能通过机械装置手动开门。今年5月启动的国标意见征集已明确要求,车门把手必须具备 “碰撞后开启”“断电保护” 等安全冗余设计。
对于消费者关心的车型变化,业内人士分析,新规不会完全扼杀科技感。半隐藏式把手既保留了部分流线型设计,又通过机械备份保障安全。长城等车企已表态将加强相关技术研发,而小鹏汽车正攻关 “极端环境下更好开” 的新型把手。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草案仍处于讨论阶段,具体实施细节可能调整。但这场围绕小小门把手的改革,已然折射出汽车安全标准从 “科技炫技” 向 “实用优先” 的回归。正如业内专家所言:“再好的设计,都不该以牺牲生命安全为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