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最近,在肥东各大公园
绿地散步的市民和遛狗党们
纷纷破防
图源申工社
一种颜色鲜艳的毛毛虫
正集中进入活跃期
一碰就送“火辣大礼包”!
有人形容那种痛:
万!箭!穿!心!
痛到晚上都睡不着了!
这滋味~让人此生难忘!
到底怎么回事!
快跟着小编一探究竟!
肥东公园“洋辣子”出没
当前为第二代幼虫活跃期
这批“刺客”大名叫做刺蛾幼虫
上海人又叫“洋辣子”
也叫“刺毛虫”
堪称城市绿化带中的“带刺玫瑰”
图源生态浦东
刺蛾是鳞翅目刺蛾科昆虫的通称,全世界共计有一千多种,分布全球,多数在热带。刺蛾幼虫多被称为荆条虎,在东北称为洋辣子(方言),作茧称为洋辣罐(方言)体粗壮。翅短、阔、圆。幼虫短粗,蛞蝓状,长有毛疣或枝刺,无腹足。经常在卵圆形石灰质茧内化蛹。
这些昆虫界的“变装达人”各具特色:
有的身着鲜亮的黄绿条纹“紧身衣”
有的披着棕色带斑点的“迷彩服”
最显眼的是
它们浑身布满如仙人掌刺般的毒毛
这些中空毒毛内含毒素
稍一触碰就会断裂刺入皮肤
带来意想不到的“火辣问候”
瞬间的刺痛灼烧感
犹如被微型针扎混合辣椒水
(因此有了“洋辣子”的俗名)
红肿、起疹都是家常便饭
症状轻的要一、两周才能彻底消退
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全身过敏
谁被蛰谁知道!
上海市绿化管理部门透露:刺蛾幼虫一年两个时间段准时上线。
第一代:6月中旬孵化,7月底结茧;
第二代:8月中旬-9月底正活跃!
图源新民晚报
目前正是第二代刺蛾幼虫的活跃期,绿化管理部门提醒市民游客在户外时避免用手触摸自己不了解的昆虫,打理窗阳台或花园植物,还有收取晾晒在外的衣物、被褥时,也要留神“潜伏”着的刺蛾幼虫。
*不要小看刺蛾幼虫身上的毒刺哦,即使从虫子身上脱落1-2月仍能保持毒性。有些刺蛾的茧上也会有毒毛。
这就是说
现在出门逛公园
真的很容易“撞上”它们!
被“洋辣子”蜇了怎么办?
洋辣子虽然很可怕
一不小心被它蜇了
还是有解决办法的
下面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治疗方法
图源上海林业
✅刚刚被蜇时可用胶带反复粘贴被蜇部位,把残留的毒毛粘出来。或用生面粉适量加水和成面筋,用面筋在螫伤处来回揉滚,上下按提,反复多次也可将毒毛粘去。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点燃酒精灯(用蜡烛或火柴亦可),用火焰烤蜇伤处,可连烤二、三次,烧去毒毛刺,即可止痛。
✅就地取材,马上使用火柴粗细的木棍,顶住幼虫的头部并向里顶,将幼虫的内脏完全翻出,以内脏擦拭患处,很快解毒止痛(最好是螫伤你的那只,找不到其他的也可以)。注意拿持幼虫翻内脏的时候使用树叶等硬质物品垫衬,以免手指上沾毛。
✅严重及时就医:如果反应剧烈(如大面积红肿、呼吸困难等),务必及时就医。
来源:网络 上海林业 绿色上海 生态浦东 新民晚报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声明:本文内容系转载,图片和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