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凌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创纪录的无人机袭击,动用的武器及诱饵装置总数超800个——尽管800个创出新纪录,但实际上2025年以来,俄军发动的打击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9月6日至7日凌晨,乌克兰国防军击退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军队共出动810架Shahed自杀式无人机及诱饵弹,从8个方向发起攻击。此次袭击中,俄方还使用了9枚“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和4枚“伊斯坎德尔-M”/“KN-23”弹道导弹。
初步数据显示,在这810架无人机及诱饵弹中,乌克兰方面击落或干扰压制了747架,并击落4枚巡航导弹。不过据乌克兰空军司令部通报,有33个地点遭到9枚导弹和54架攻击型无人机的命中,另有8个地点记录到无人机残骸坠落情况。目前尚未明确这些命中造成的实际破坏效果。
综上,尽管8月期间俄罗斯的无人机袭击频次有所下降(通常认为原因是乌克兰对俄罗斯Shahed无人机生产设施发动了一系列成功打击),但俄军仍在坚持“囤积武器以发动大规模袭击、一次性倾泻火力”的战术,单次袭击中出动的威胁性装备数量已达500个以上。
上一次此类大规模袭击发生在4天前,即9月2日至3日夜间,当时俄军出动了502架无人机。根据官方报告,乌克兰通过电子战手段击落或干扰压制了其中430架。
回溯更早时间,其他类似大规模袭击(均发生在凌晨时段)分别出现在8月30日(出动无人机537架,其中510架被压制)、8月28日(出动598架,563架被压制)以及8月21日(出动500架以上)。在此之前,俄军曾有较长一段时间未发动此类大规模集群袭击——尽管他们几乎每天都在对乌克兰进行炮击,但单次出动的无人机数量从未超过100架。
在此背景下,关键问题在于:近期这种平均每隔几天或几周就发生一次的大规模炮击,究竟是俄罗斯无人机产能大幅提升的结果,还是俄方刻意在两次大规模袭击之间留出间隔,以囤积数百架无人机,最终通过一次性部署500架以上装备来突破乌克兰的防空系统?
要厘清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参考已公布的Shahed系列巡飞弹及其他无人机的产能数据。根据乌克兰国防情报局的估算,2025年5月,“杰兰-2”(Geran-2)和“加尔皮亚-1”(Garpiya-1)亚型无人机的月产能为2700架;预计9月至10月产能将达到约4000架/月,12月则接近5000架/月。乌克兰情报部门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均认为,俄罗斯的目标是将月产能提升至6000架以上。
另一个尚未明确的重要信息是:在这些袭击中,俄方出动的无人机里,有多少是具备杀伤能力的攻击型无人机,又有多少是(相对)无害、无战斗部的诱饵无人机。目前来看,俄罗斯诱饵无人机的产能增速很可能快于Shahed攻击型无人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