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戏骨迟蓬夸杨幂欧豪,不提演技专夸记台词?这才是内娱活人吧!
谁还记得几年前?杨幂还被贴“流量花瓶”标签,欧豪从快男转型演员时,评论区全是“唱歌的别来毁剧”。现在倒好,66岁的迟蓬跟他俩合作完《生万物》,直接把两人夸上热搜——关键是,她一句“演技好”都没说。
迟蓬这人,圈内人都懂。国家一级演员,演了四十年戏,飞天奖拿过提名,《幸福到万家》里的婆婆、《小巷人家》里的长辈,每个角色都像从生活里抠出来的真人。可她最出圈的,还是《生万物》里的“大脚娘”,观众哭着说“这妈我好像在哪见过”。
但她让人佩服的,从来不止演技。
四十年不参加综艺,零广告,只拍戏。
现在内娱有几个能做到?连采访都少得可怜,好友倪萍急得替她喊话“不该被埋没”,走红后特地写长文回忆:“她永远在片场背台词,从不聊八卦。”这种人夸人,能是客套话?
就说夸杨幂,她盯着细节不放:“大段台词她全记,我中间突然加几句,我都乱了,她还稳得很。”这话听着简单,想想现在多少演员拍戏靠提词器,数字小姐的瓜隔三差五上热搜,能把台词嚼碎了记、还能接得住临场发挥的,确实该夸。
更绝的是“好合作”三个字。
剧组里这词分量多重?意味着不迟到不早退,不甩脸子不改剧本,对手戏时能托着你走。导演早说过杨幂拍《哈尔滨一九四四》时,剧本写满笔记,提前两小时到现场。迟蓬这夸,不过是给这份努力盖了个戳。
夸欧豪更有意思,全是剧组日常:“没事就坐那准备戏,自己找感觉,打招呼都带着股实在劲儿。”
全组都喜欢的演员,现在多稀有?
多少人进组先摆谱,助理跟着八个,剧本不看只等导演喂戏。欧豪倒好,从《左耳》到《八佰》再到《风吹半夏》,非科班出身却一部部啃正剧,靠的不就是这份“自己找感觉”的笨办法?迟蓬说他“可爱”,哪是卖萌,是看在眼里的踏实。
现在内娱太缺这种“说人话”的评价了。要么是通稿式尬吹“演技炸裂”,要么是为了黑而黑,迟蓬这种“我夸的是我亲眼见的细节”,才叫真的有说服力。她不用蹭流量,也不用给谁面子,四十年就靠演戏站着,说话自然硬气。
其实杨幂早过了需要“前辈认证”的阶段,欧豪也早凭作品撕掉了“歌手”标签。但迟蓬这夸,还是让人觉得暖——原来认真做事的人,真的会被看见。
不像有些演员,热搜买得飞起,综艺上得勤快,可一到片场就露怯。观众眼睛亮着呢,谁在糊弄,谁在扎根,时间一长全清楚。
迟蓬用四十年证明了一件事:演员这行,哪有什么捷径。
你背过的台词,熬过的夜,琢磨过的角色,总会有人记得。就像她自己,演了半辈子配角,照样靠“大脚娘”让全网喊“妈”;杨幂欧豪被夸,也不是因为突然开窍,不过是把“该做的事”做到了极致。
内娱要是多几个迟蓬这样的“活人”,少点虚头巴脑的套路,观众大概会少生很多气吧?
声明:本文中信息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