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教师节了,孩子跟我说想学做手工花送给老师,我正觉得暖心,突然刷到一条消息——炸了!
今年教师节,贺卡鲜花全靠边站!教育部放大招,联合多家企业,给老师发“福利包”——买房能打折、买车有补贴,连加油都能省一笔!
只要在“中国教师”小程序里领个电子教师证,就能享受这些专属优惠。
这波操作,是真暖,还是又一场“感动式福利”?
以前过节,学生捧朵花,老师笑着接,心里却发苦。
花能当饭吃?能抵房贷?能让孩子少一次投诉?
节日一到,家长群立马炸锅:送不送礼?送啥?红包能不能发?
老师更愁,收了违规,不收怕得罪家长。
过个节,比讲公开课还累,血压都高了。
今年倒好,风向变了。
不是发钱,也不是搞表彰大会,而是实打实拉来企业合作——你教书,我给你省钱。
听说有地产项目给教师购房额外折扣,有汽车品牌推出教师专属购车价,立减几千不是梦。
连加油站、电影院都掺和进来,加油打折,看电影半价……听着是不是有点像“会员特权”?
可对一线老师来说,省的都是真金白银,是实打实的生活减负。
有人说:“搞这些虚的,不如直接放假一天。”
我懂。放假多好,孩子回家,老师躺平,谁也别折腾谁。
可问题是,放假就能解决问题吗?家长照样会找机会塞红包,老师照样得躲得小心翼翼。
与其偷偷摸摸,不如把优惠阳光化,明明白白列出来,让老师堂堂正正享受。至少,别再让教师节变成一场“廉政大考”。
也有人酸:“教师已经够好了,一年几个月带薪假期,退休金高,补课还能赚钱。”
这话听着耳熟,可真去问问一线老师,有几个敢真休寒暑假的?
备课、培训、家访、值班、做材料……假期比上班还忙。
至于补课?“双减”之后谁还敢明目张胆搞?被抓一个,饭碗就没了。
真靠补课发财的,是极少数,可舆论一棒子打死,全行业背锅,谁受得了?
还有老教师说:“我教了40年,快退休了,说实话,教师节真没必要。”
这话一出,很多人愣住。
可细想,也心酸。
他说:“我们就是普通人,和工人、医生、公务员一样,干好本职就行。别捧太高,也别踩太狠。”
这话多清醒。
老师不需要被神化,也不该被矮化。
他们要的,不是跪着送礼的家长,也不是高高在上的赞美。
而是——上课不用填10个表格,下班能关手机,家长不半夜@你,社会不随便骂“师德败坏”。
他们只想安安心心教书,不被杂事绑架,不被舆论审判。
现在这波福利,听着热闹,可背后是种无奈。
国家不是要搞“特殊化”,而是想说:老师,你的付出,社会看见了。你不是“工具人”,你值得被善待。
但也要清醒——福利再好,也替代不了真正的减负。
如果一边发购车优惠,一边让老师干行政、填表格、应付检查,那不过是“糖衣炮弹”,暖不了心。
一位老教师说得实在:“我们不要神化,也不要矮化。别把我们捧上天,也别踩进泥。我们就想安安心心教书,不被投诉绑架,不被舆论审判。”
这话,值得所有人听进去。
我的看法:
教师节要不要取消?不必。但得改。
不该是“感恩表演”,也不该是“送礼焦虑”。
它应该是一个提醒:教育,是国之根本;教师,是点灯的人。
给他们发福利,不是施舍,是回馈。
但真正的尊重,不在节日一天,而在每一天的待遇、尊严与理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