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尼斯电影节舞台上,辛芷蕾举起奖杯,红着眼圈对着镜头喊出这句。观众席上掌声如雷,镜头里她的眼神却稳得吓人。
这一幕,不止是领奖,更像是一场迟来的审判。对过去十年所有不被看好、不被尊重、不被重视的回击。
她真的做到了——成了“国际巨星”。
而就在这盏聚光灯照亮她的瞬间,五个人的脸,齐刷刷地红了。
张颂文为辛芷蕾鼓掌鼓得“手掌都拍烂了”,这是真的。
但尴尬也是真的。
知情人早就爆料,两人之间曾有番位之争,当年《如懿传》杀青宴上,有人偷偷记录了演员座位次序,一眼就看出“谁是一番谁是陪衬”。
如今辛芷蕾拿奖,张颂文就像被“反向衬托”了一把,就像网友说的,你可以不承认她优秀,但国际奖项不会陪你演戏。
《日掛中天》的最初女主,原本是周迅。
她没接,辛芷蕾接了。这不是错失机会那么简单,而是亲手把影后奖杯送出去的剧本。
更巧的是,她们还有《如懿传》的“师徒情”,当年周迅传授“朝鲜贡女口音”还让辛芷蕾加“哎呀偶哟”助演,结果辛芷蕾差点被演技捧杀。
现在看来,辛芷蕾唯一该感谢的或许是自己——没再听前辈的话。
圈里流传一句话:“85花转型难,靠的是天时、地利和辛芷蕾。”
赵丽颖带着《乔妍的心事》跑遍电影节,颗粒无收;
刘亦菲登上Vogue金九C位,却被群嘲是“伴娘团团长”;
倪妮,谋女郎出身,红毯霸主,剧却总是“沦为镶边”。
辛芷蕾没争番位,不抢镜头,却靠《日掛中天》直接封后,成了85花里唯一的国际影后。
有人说,辛芷蕾不是改写了85花格局,而是彻底踢开了这扇门。
2018年,《演员的诞生》上,辛芷蕾说自己“想红,想当国际巨星”。
那时候,她还只是《如懿传》里一个牙尖嘴利的配角。谁听了不笑?谁听了不摇头?
可七年后,她站在世界电影最高殿堂,奖杯在手,当年那句“吹牛”,变成了最硬核的预言。
她说:“没人会把东西送到你面前,要什么得自己争。”这句话,听起来有点“贪”,但谁又不是在现实里挣扎求生?
她争来了角色、争来了镜头,也争来了被尊重的资格。
辛芷蕾拿奖这天,有网友翻出她和翟天临的旧照。曾经风雨同舟的两人,如今早已分道扬镳。
分手原因众说纷纭,但最有力的证据,是辛芷蕾助理那句——“我姐独美”。
辛芷蕾进组《日掛中天》后,翟天临频繁被拍到“夜会两女”、“同居新欢”,被网友封为“时间管理大师2.0”。
娱乐圈从不缺花边,但缺的是分手后还能体面逆袭的人。
辛芷蕾没回应、没辩解,直接用奖项堵住了所有声音。
这一仗,她没在情场赢,但在事业上赢得彻底。
不可否认,《日掛中天》的剧本褒贬不一。观众有人打五星,有人怒打一星,吐槽“东方式八点档”、“情节套路”。
但唯一被所有人认可的,是辛芷蕾的表演,“剧本平庸,她演活了角色。”
这句话,不止是对她的肯定,更是对她多年努力的回应。
蔡尚君导演透露,剧本本就为辛芷蕾量身打造,角色曾美云是“全片灵魂”。也正因如此,她才能在一部“挑不出新意”的戏里,演出极致痛感。
如果说这次辛芷蕾能站在威尼斯领奖台,赵涛的存在,绝对不能忽视。
她是本届威尼斯主竞赛单元的评委里,唯一的中国人,甚至是唯一的亚洲面孔。她不是“开后门”,而是“开眼界”——让评委真正看懂了《日掛中天》,看懂了辛芷蕾。
在那晚的颁奖礼上,赵涛亲手把奖杯递到她手中,帮她稳住激动颤抖的手。那一刻,不只是两个演员的惺惺相惜,更像是一位长路跋涉的前辈,把希望传递给了后来者。
导演蔡尚君,是这部电影的掌舵人。
据圈内人透露,《日掛中天》的剧本从一开始就明确:曾美云这个角色,是为辛芷蕾写的。
他敢于把整部电影的情感核心、角色风暴,都交给一个“还没拿过大奖”的女演员,这是信任,也是冒险。
而辛芷蕾没有让他失望,甚至演出了角色之外的重量。她不是完成任务,而是完成了一次演员的“自我救赎”。
没有蔡尚君的慧眼识人,就没有辛芷蕾的封后时刻。
这听起来像句套话,但在辛芷蕾的故事里,这句才最动人。
她出身普通,父亲瘫痪,少年辍学,靠打工贴补家用;她签约小公司,被要求“走擦边”,没有代表作,没有资源,还差点被行业封杀。
可她没倒下,硬是靠《如懿传》的一个配角、靠《繁花》的一场哭戏、靠《演员的诞生》的一段较真,一步步打出属于自己的名字。
别人说她野心大,她说:“我不怕,红了再说。”
这一场胜利,她最该感谢的,不是运气,不是时机,而是那个从不认输、从不向命运低头的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