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国家对文物以及珍稀物品的保护,是非常严格的。早些年或许还有些模糊地带,可如今法规清晰、执行到位,基本没什么“空子”可钻。
所以玩收藏的时候脑子里要紧绷一根神经,有些东西见到就要躲得远远的,否则一不小心就“牢底坐穿”。
一、闲鱼“捡大漏”
战国金币:楚金郢爰(来源光明网)
说实话,二手平台里面的古董收藏品,可以说是假货集散地,就像古玩市场的地摊一样。甚至没有地摊机会大,因为都是在网上,一些假图片、编造话术以及各种利用平台规则的套路,防不胜防。
如果突然出现“大开门”的品种,先别急着“捡漏”,溯源清楚再说,因为很可能“来路不正”。
比如2021年,有一位大学生在闲鱼上,花上万元买了战国时期的著名黄金货币“楚金郢爰”,还是评级公司入盒的。
结果警方发现是被盗文物,大学生差点因为“倒卖文物”进去了,后来法院念在其不知情并主动退还文物,对其作出不起诉处理。
闲鱼上倒卖的国宝级文物
再比如2022年的闲鱼上,突然出现一套大元泰定年间的琉璃脊饰,售价8.8万元,看起来很是漂亮。但这可是国宝级的文物!
网友举报后,警方查明,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武乡北良福院上面的构件,在前几些年消失,应该是被盗了。
你看,网上信息虽然多,但真假难辨,有些“好东西”背后可能藏着不敢见光的故事,藏友一定得多留个心眼。
二、文玩禁品
犀牛、象牙、穿山甲、鳄鱼皮(来源中国海关)
这方面红线划得非常清楚,一旦越界,警察叔叔可是真要上门的。大家多少都听说过象牙、犀角、鹤顶红不能碰,但其实还有很多东西也属于禁区。
比如红珊瑚、玳瑁、砗磲、虎骨、熊掌、羚羊角,甚至是一小袋穿山甲鳞片。这些动植物制品不论形态、大小,只要无备案的买卖,就可能涉嫌犯罪。
然而还有很多人去冒险,据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从2021年至今,查获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制品高达479吨!
穿山甲鳞片
有些人总觉得“戴一戴没事”或“自己收藏不卖就行”,但其实法律认定非常严格。没有买卖许可,持有某些珍稀动植物制品本身就可能违法。
所以别看这些东西漂亮、稀有,背后是大量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而且打击力度越来越大,不要轻易被商家噱头忽悠,查清楚资质再说,只有一些能人工饲养的才能买卖。
三、青铜器
配图:出土青铜器
作为国之重器,青铜类文物一直受到国家重点监管,尤其是出土文物,民间私下交易风险极高。
2023年,西安一位古玩商刘某,花了2000万元从盗墓者手里买了三件青铜器,打算转卖赚钱,结果案发。一审被判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80万元。
2025年3月底二审维持原判,一点都没松动。而且不光是民间交易非常严,一些拍卖公司敢触犯红线也绝不姑息。
观古拍卖涉案文物:郑羌伯鬲
在今年七月,北京一家观古拍卖公司,因为擅自上拍涉案青铜器,被文物局直接吊销了文物拍卖许可证,公司董事长也判了刑。
调查发现,他们居然把一些出土青铜器刻上假铭文,冒充流传有序。所以说,这类文物除非你能拿出明确的传承证明,证明是1949年以前出土或传世的,否则哪怕是真品,也可能让你惹上大麻烦。
作为玩家,不光要比眼力,更要看清楚法律边界在哪里。有些东西再诱人也得忍住,这条路才能走得稳、走得远。玩收藏,玩的不仅是品味,更是规矩和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