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开学第一天,理想汽车CEO李想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公开了他“个人”的一个短期心愿:
——到今年年底,理想汽车在高端纯电赛道可以实现“保五争三”的战略目标。
并且,将2025年定义为“理想汽车正式进军纯电SUV市场的第一年”。
同时,李想为旗下纯电车型制定了具体销量指标:理想i8月销6000辆,即将在9月上市的理想i6承担月销9000至10000辆的任务,加上理想MEGA(参数丨图片),纯电产品线整体月销量目标锁定在18000至20000辆区间。
面对李想这一段小小心愿的表达,把调子起高点说,标志着将增程产品做到几近极致的理想汽车正式吹响全面转型的号角。
然而,更接近人间烟火气的评价是,李想对理想纯电战略的成功正在变得越来越“心中有底”。
“底气”何来?
就在李想写下心愿的同一天,理想汽车官方发布,作为成交均价52万元+的高端MPV,理想MEGA在2025年8月实现了月交付3000台的突破,并蝉联50万以上MPV及纯电车型双料冠军。
我们知道,就整个市场而言,50万+的新能源汽车还不难卖,但50万+的纯电汽车不好卖,而50万+的纯电MPV就更不好卖了。
所以,理想MEGA成功至少包含了双重价值。
其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产品力。
犹记得2024年3月,理想MEGA刚刚上市时也曾面临质疑和挑战。但理想汽车的制造韧性使之没有放弃这款产品。
特别是后续理想汽车推出了MEGA Home家庭特别版和MEGA Ultra智能焕新版,通过产品迭代和优化,最终全面赢得用户青睐。
所以,作为理想汽车首款纯电车型,8月MEGA交付首破3000的成绩,是在上市18个月后达成的。
这比借着上市初期的流量烘托出来的销量更具有说服力,它就像逆跌的票房一样,在人传人的口碑效应中,后劲十足。
无可辩驳,理想MEGA的成功证明了理想汽车具备打造高端纯电产品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洞察力。
其二,重构细分市场的破冰之作。
众所周知,50万元+级的MPV市场,依然是埃尔法、奔驰V级、别克世纪等传统豪华燃油MPV以商务场景为叙事主题垄断的市场。
而“家”概念始终贯穿着理想汽车的所有产线,所以理想MEGA打破了既定的市场叙事主题。
MEGA凭借精准的差异化定位,实实在在地抢占了细分市场约30%的份额。
无疑,MEGA的成功证明了理想汽车有能力打造一辆“足够好”的高端纯电汽车产品。而它更大的意义还是为后续纯电产品奠定基础。
比如,i8/i6继承MEGA的5C超充、全域热管理等核心技术,研发成本降低40%;而MEGA的高端形象为后续i系列带来了“技术下放”的市场红利。
不言而喻,理想MEGA的成功是李想的“底气”之一。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现在,理想汽车要撬动的是整条纯电赛道,它同样需要一个支点。
如果说理想MEGA的成功还只是这个支点上最夺目的那一个尖点,那么理想汽车全体系的竞争力则是这个支点最牢固的基座。
具体来看,组成这个基座有诸多重要元素。
其一,基础设施的“后发先至”。
据理想汽车官网2025年8月更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理想汽车已建成3100座超充站,覆盖全国261城,高速路段实现150公里间隔布站,一、二线城市实现平均3公里的半径覆盖。
不知不觉间,理想汽车已打造出全国最大规模的车企自建超充网络。
是的,“最大规模”,超过我们潜意识认为的那些应该是最大规模的友商。
不仅如此,在已建成的超充网络中,有超过60%的充电桩为4C/5C规格,新建站点100%采用高功率桩。
来自第三方测评机构的实测数据显示,理想汽车建成的穿梭式超充站实现“即停即充”,补能效率比竞品高30%。
一旦理想汽车将超充网络的服务质量提升到这个层面,就不仅仅是基础设施规模领先的话题了,更是其全面进入纯电时代战略护城河的体现。
其二,技术研发的饱和投入。
已经由理想汽车公开的数据表明,其全年研发费用将达到120亿元。其中仅AI投入一项超60亿元。
高投入一定会带来高回报。
比如,2025年9月,理想汽车将迎来技术创新的里程碑事件,全球首个VLA司机大模型将开启全量推送。
在创新架构之下,VLA司机大模型将实施类人思维的决策机制,事故率比规则编程系统低近50%。
同时,在通过40亿参数模型自主学习,预计2年内其安全性超人类10倍。由此,为理想汽车L4级自动驾驶提供可落地的技术路径。
又如,理想CTO谢炎透露,理想汽车的自研芯片,目前已经成功流片,并且已进入到车载测试阶段。
该芯片运行视觉模型时,其有效算力达竞品3倍,预计量产后可降低智驾系统成本30%以上。凭此,理想汽车将彻底摆脱进口芯片的供应链风险。
有意思的事情就此发生了,为了向着“增程+纯电”双线作战的战略转型,理想汽车捎带脚地完成了科技转型目标,从一家汽车汽车制造实体到智能生态构建者的转型。
其三,组织能力的动态进化。
6月27日,理想汽车宣布完成一轮新的深度组织架构调整,正式成立“智能汽车群组”,整合原研发、供应、销售、服务四大核心部门,由联合创始人马东辉挂帅统筹,李想则将更多精力投入到AI领域。
8月14日,理想汽车再次对销售服务体系进行组织架构调整。
事实上,截止8月的调整,这已经是2025年以来理想汽车的第三次内部调整。
比起超充网络建设,智能科技研发,内部组织架构调整其实更难。前二者锁定目标,保持专注,持续投入,总有好的结果回报。
后者则不然,它的本质其实就是“自己革自己的命”,是决心、定力、判断等多重因素结合之后的选择。
而这一次,理想汽车的选择,更多则为纯电战略而来。
日前,理想内部形成了23个直管区域+专业化部门设置。同时,内部培训体系全面升级。
对此,马东辉精准地评价说,这使得决策链路缩短60%,交付团队认证通过率提升至92%,客户满意度提高15个百分点。
同时,理想汽车明确了区域差异化产品策略,北方主推增程冬季续航,南方侧重纯电智能体验,精准匹配市场需求。
由此,我们完全可以为目前理想汽车的状态下一个结论。
理想汽车纯电转型的产品可确定,科技可确定,体系可确定。于是,理想汽车撬动整条纯电赛道的支点可确定。
而这,恰是李想的“底气”之二。
如果非要给这份底气上一个保险,那也未尝不可:截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汽车的现金储备达1069亿元。
还有什么比兜里有钱更让人感到踏实的呢?
所以,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为理想汽车时下稍有起伏的销售数据影响了判断。那只是转型期的正常波动而已,就像价格总有变化,但终究不会偏离价值。
理想汽车过去是,未来依然是这个市场最有价值的新势力之一。而纯电战略的成功,将为此续写出一段重要的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