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土暖锅这事儿,其实没那么多讲究,我厨房里折腾了十几年,就觉得这东西最实在。冬天冷得人哆嗦,端一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土暖锅上桌,比啥都强。你别看名字带个“土”字,讲究的是个实在,材料都是家常的,炖一锅全家暖和。
先说说这锅子,你得有个深点儿的砂锅或者厚实的铸铁锅,保温效果好。我用的是那种老式双耳砂锅,炖东西不容易凉,端上桌还能沸一会儿。锅里先垫点东西防止粘底,我一般用几片白菜帮子或者几根葱段,简单却有效。
接着处理肉类,五花肉或者带皮猪腿肉都行,半斤左右。肉别切太小块,两指宽差不多,冷水下锅焯一下,撇掉浮沫。捞出来以后用温水冲干净,千万别用冷水,不然肉缩紧了口感发柴。这时候锅里放少许油,煸几片姜和一段葱,香味出来了就把肉倒进去翻炒,看到表面微微发黄,淋一点料酒,腥气就去得差不多了。
高汤是关键,家里有现成的猪骨汤最好,没有就用热水兑点浓汤宝也行,但真材实料还是推荐自己熬。简单点的办法是用鸡架或者猪骨头熬一锅白汤,炖的时候直接兑进去,水量得没过所有材料。这时候转小火慢炖四十分钟,肉炖到用筷子能轻松戳透的程度。
炖肉的时候准备其他配料,土豆切滚刀块,泡水里防氧化。豆腐选老豆腐,切厚片用油煎到两面金黄,这样炖久了不容易散。粉条用红薯粉最好,提前用温水泡软,不然直接下锅吸汤太快。再准备点白菜、蘑菇、木耳什么的,喜欢啥放啥,没太多规矩。
肉炖得差不多了,先把土豆块铺进去,因为它最难熟。再依次码上豆腐、粉条、蔬菜,最后把白菜叶子盖在最上面,这样能保持下层食材的鲜嫩。这时候尝一下汤的咸淡,适量加盐和一点白胡椒粉,别放太多调料,土暖锅吃的是原汁原味。
全部材料下锅以后,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炖十五分钟,看到粉条变透明、土豆软糯就差不多了。关火前撒一把青蒜苗或者香菜,不喜欢可以不放,但加了确实提味。记得端上桌的时候垫个隔热垫,砂锅保温性好,容易烫着桌面。
吃的时候先喝汤再吃菜,汤鲜肉烂,最适合冷天。要是觉得不够味,可以调个蘸水,蒜末、辣椒油、醋和生抽随便兑一下,蘸肉吃特别解腻。上次我朋友来家里,连汤都喝光了,说是比外面卖的还实在。
其实做菜就是这样,不用太纠结正宗不正宗,家里常吃的就是最好的。土暖锅这东西,材料随便换,喜欢吃肉的多放肉,喜欢蔬菜的多放菜,关键是炖得透、汤要浓。冬天做一锅,暖和又管饱,比那些花里胡哨的菜实在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