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展开军备竞赛时,苏联曾经建造了号称“美国不敢击落的轰炸机”——图119。
1962年,美国U-2侦察机拍摄到古巴境内正在建设的苏联中程弹道导弹发射场。
这一发现如同在全球范围内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将美苏冷战的紧张局势推向了顶点。整个世界仿佛被拉到了核战争的边缘,所幸最终双方都克制了下来。
事后,许多人庆幸,苏联没有让那架堪称毁灭世界前奏的轰炸机出动。
一旦它出动了,那么就形同发射原子弹,就连美国也不敢击落它,一场核战争将在所难免,这架轰炸机,就是图-119
01无法击落的轰炸机
二战末期,原子能第一次应用在了战争,广岛成了原子弹的第一个牺牲品。
在那之后,原子弹就成了保障国家安全的终极武器,而除了原子弹,各国也在研发除了核武器之外,原子能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比如广为人知的核动力潜艇。
然而相比于核能在潜艇上的应用,不为人知的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国都对核动力飞机进行过大规模的试验和研究,而苏联的图-119,就是苏联核动力飞机计划的产物。
1954年,苏联已经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核电站,相比于专注于一次性破坏的原子弹。
这种近乎无穷无尽的能源显然更适合让一些远程战略武器获得更远的续航。
根据英美苏等国科学家的研究,理论上只需要半公斤的浓缩铀,就可以让让一架轰炸机得到绕着地球飞八十圈的恐怖航程。
1955年,在图系列轰炸机的诞生之初——图波列夫设计局,宣布了要研制一款核动力装置的重型轰炸机,就是此文的主角:图-119。
核动力驱动的图-119拥有近乎无限的航程,但其最大的特点是,这种飞机是“无法被击落”的。
这种说法其实有点谬误,图-119并非无法被击落,毕竟它再怎么厉害,也不过只是一架飞机而已,实际上的情况是,没有人敢击落图-119。
携带核动力反应堆的核动力轰炸机,其本身就是一个在天上飞的,可以执行轰炸任务的核弹头,谁要是想不开想要击落它,那它坠毁的地方,可就遭殃了,因此图-119被认为是没人敢击落的飞机。
如此强大的飞机,为什么如今却根本没有任何人提及,甚至如今没有任何国家有核动力飞机服役和进行核动力飞机的研发呢?
02自相矛盾的设计理念
既然选择使用核动力装置来驱动飞机,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核辐射对飞机和机组人员的影响。
最初的研究计划是使用常见的,和核电站类似的核辐射防护装置,铅和水箱组成,但是效果有限。
之后,苏联科学家们尝试更新技术,强化材料,最终以此研制出来的NK-14A核动力发动机完成。
在古巴危机的前一年,1961年,图-119完成了首飞。
第一次试飞虽然携带核动力设备,但是采用常规动力飞行,以检测空中环境下核设备是否有安全隐患,之后在核设施或开或关的情况下反复进行了三十余次试验,最终证明图-119是安全的。
然而图-119却面临着三个巨大的问题,其一就是极高的预算。
60年代,正是美苏进行太空争霸的关键时期,苏联率先将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成为了第一个载人航天国家。
让美国在国际舆论上落后于苏联,美国自然不甘示弱,决定反超苏联成为第一个登月的国家,苏联得知后,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登月计划,这就让图-119的经费不足了。
其二就是洲际导弹的崛起,洲际导弹直接将图-119的战略位置取代了,载人的,维护成本较高的图-119完全不是洲际导弹的对手,图-119的定位愈发尴尬。
而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图-119自身的矛盾,作为一款以无限续航为特点的轰炸机,即便大幅削弱了核辐射的影响,却没办法解决核辐射的累积问题。
核动力潜艇其吨位大多在万吨以上,有充足的能力来防范核辐射,还有天然的海水进行冷却,而轰炸机不行,轰炸机的吨位最多也就一两百吨,根本没有建造足够防辐射设备的能力,这还就造成了一个矛盾,你飞行时间久靠的是核动力引擎,但是飞的越久辐射就越深。
又贵又尴尬,还不安全,可以说宣告了图-119的死刑,在60年代末,图-119计划便胎死腹中。
参考资料:
1、百科:图-119
2、新华网:核动力导弹、核动力轰炸机 揭秘美苏疯狂核竞赛
3、环球网:美苏核动力飞机的疯狂竞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