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吃过驴肉火烧,也可能听过“黔驴技穷”的成语故事。故事里那只驴子看起来又蠢又弱,最后被老虎吃掉了。但现实往往比故事更有意思,在真实自然环境中,狼群面对落单的驴时,居然常常不敢轻易攻击,甚至会主动避开。
狼不是群居肉食猛兽吗?怎么连一头吃草的倔驴都搞不定?难道驴还有什么隐藏技能?
要说清楚狼和驴之间的关系,咱得先抛开成语故事带来的偏见,走进真实的动物行为观察中去。驴,别看它平时一副憨厚淡定的模样,其实人家在进化史上可是练过几手“防身绝技”的。
而狼呢,虽然团队作战能力强,但也不是无脑冲的莽夫,它们的捕猎策略极其讲究成本和收益。一旦代价太高,狼群宁愿选择放弃。这就是自然界的现实法则:活下去,比打赢更重要。
咱先来看看驴的来历,现代家驴的祖先主要是非洲野驴,这种动物长期生活在开阔、植被稀疏的地带。那种环境捕食者不少,狮子、鬣狗、野狗都不是省油的灯。野驴没尖牙也没利爪,它们靠什么活下来?
答案很简单,跑得快、耐力强、警惕性高,还有一招超级实用的自卫技术:后踢,也就是东北人常说的“尥蹶子”。这一踢可不是普通家养马那样随意蹬蹬腿,驴子的后踢动作又准又狠,爆发力惊人,足以让中型食肉动物骨头开裂、内脏受损。
科学家们曾经认真研究过驴的行为反应。根据美国农业部野生动物服务署在北美西部牧场区域的观测,狼群袭击家畜的事件中,驴所在畜群受袭击的概率明显较低。
2000年发表在美国《野生动物管理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记录了在蒙大拿州和爱达荷州进行的长期观察,引入护卫驴后,绵羊被捕食的数量下降了超过一半。
这些驴并不是什么特殊品种,就是普通家驴。它们一旦察觉到狼接近,会立即发出洪亮叫声警示整个群体,同时主动转身、正面朝向威胁、预备后踢。这种坚决自卫的姿态,常常让狼犹豫不决。
那你可能要问:狼不是经常群体捕猎吗?好几只狼一起上,还搞不定一头驴?这里就得说到狼的捕食经济学了。野生狼群每一次狩猎都存在风险,受伤对它们而言可能是致命的。一只狼如果被踢断腿或者踢中头部,基本就等于告别狩猎生涯、慢慢饿死。
所以狼非常懂得评估对手。驴的体型不小,成年驴体重在305至335公斤之间,跟一只狼的体重差了好几倍。当驴站稳架势、准备防御时,它在狼的眼里就不再是一个软弱目标,而是一个会反击、会造成伤害的“硬茬子”。
另外,驴的社交行为特点也起了作用。驴也是高度群居性的动物,但在防御时却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它们不会像牛一样惊慌乱跑,也不会像羊那样挤成一团等待被捉。
相反,驴会选择站定、反抗。这种“坚持不退”的行为模式,在很多捕食者的本能判断里,会被解读为“这家伙可能很难缠”。而狼作为一种智慧型猎手,它们更愿意选择更容易得手的猎物,比如幼年老弱的动物、或者逃跑时惊慌失措的个体。
历史上人类早就发现了驴的这个特点,古罗马时期的农学家卢修斯在其著作《论农业》中就已经记载了用驴看守牲畜的做法。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一些山区牧民到现在还保持用驴守护羊群的习俗。这不是什么玄学,是实践出真知。
不过话也得说回来,狼怕驴,不代表驴就绝对安全。在极端情况下,比如狼群极其饥饿、或者驴本身年幼、生病、衰老,狼还是会冒险攻击。自然环境中没有绝对的强弱,只有相对的策略。
但可以肯定的是,驴确实凭借着自己进化而来的防御本能,在多数情况下成功震慑住了这位“凶猛的邻居”。
别看驴子倔,它们可是深藏不露的防守大师,靠着冷静判断、强大后踢和绝不逃窜的性子,在自然界里赢得了一席之地。而狼的“怕”,其实是一种生存智慧,知道什么仗该打、什么仗不该打。
这回知道为啥驴子不怕狼了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