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比0的比分写在昨晚的记分牌上时,很多中国球迷的心里第一时间冒出来的并不是“澳大利亚真强,而是“那国足之前2比1赢下的到底算什么
这场U23亚洲杯预选赛D组的比赛,澳大利亚替补轮转依旧无压力地把东帝汶打得几乎无还手之力,上半场就早早决定了走势,下半场更是练兵一般收尾,简单粗暴但效率极高,而细节摆在这儿,不难看出所谓“东帝汶实力很强的说法,在这一夜被彻底击穿
回顾国足和东帝汶的那场所谓胜利,2比1的比分已经让球迷们心里很不是滋味,场面踢得拘谨,被对手频繁打反击,甚至一度让对方有机会扳平,赛后一些解说和评论员还试图替中国队找到理由,比如队伍刚集结、磨合时间不够、年轻球员缺乏经验等等,但这些理由现在看来显得苍白——因为一样的东帝汶,面对澳大利亚根本撕不开口子
问题来了,东帝汶真的是一支有冲击力的队伍吗,从对阵国足的那场来看,他们能接连打出几次有威胁的反击,但说白了很大程度是因为中国队在防守时缺乏压迫,逼抢不到位,导致对方那几次传切显得顺滑,换到身体更强硬的澳大利亚,东帝汶几乎没有抬头的空间,全场组织不出像样的进攻,这才是真正的实力对比
再把镜头拉回到解说席,前国脚徐阳在国足比赛里多次强调“东帝汶身体素质好、反击有质量,这话放在昨晚的0比6后显得相当尴尬,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典型的把对手捧高来给自己找台阶,不过尴尬的是事实会迅速打脸,另一位解说贺伟甚至在赛后都懒得总结,反而显得更实在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国足在不止一次的比赛里都依赖“对手其实不弱来淡化自己的问题,从马尔代夫到叙利亚,从越南到这次的东帝汶,每次都能听到类似的台词,可一旦这些队伍在别的对手面前毫无还手之力,那种自洽就会彻底崩塌
有球迷说,中国队踢得保守一点也无可厚非,毕竟年轻队伍要稳定,但问题是,所谓稳定不是不敢逼抢、不敢对抗,更不是在主场面对公认的鱼腩球队还把自己踢得紧张兮兮,当球员们习惯了这种低压环境,未来遇到硬仗就更难找到节奏
再看澳大利亚,他们其实也有轮换,比赛过程中更多是利用个人能力和整体强度压制东帝汶,打法谈不上多精细,但节奏和对抗强度完全把比赛主导权握在手里,这才是所谓真正的差距,与其说国足上一场是“赢了,不如说是险些丢掉连底线都不该失守的体面
此情此景,让人想起当年国奥和叙利亚、越南的比赛场面,一次次证明所谓亚洲三流、四流球队未必强,是我们自己在不断拉低标准,把本该合理的差距说成不可抗力,久而久之,球员和球迷都被麻痹
所以这场0比6,不仅仅是澳大利亚继续走稳小组第一的剧情,更是中国队被间接照了一个残酷的镜子,要说一句话总结,那就是我们不是不行,而是自己踢得太差,差到需要编各种理由才能解释上场的尴尬
未来对阵澳大利亚的正面交锋或许才是真正的检验,届时借口会更少,压力会更大,真相也会更明显,到那时,我们能不能不再拿“对手很强来搪塞,才是中国足球给球迷最起码的尊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