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份东京世锦赛的参赛名单一公布,最受关注的不是老将巩立姣这种金牌收割机,而是吴艳妮——她靠积分压线进了女子100米栏,说白了就是没跑出硬达标的成绩,但还是凭积分拿到了门票,这事儿一下子就把她推回了话题中心
有人觉得这是“躺进,有人却说这是现实,毕竟规则写在那儿,有积分就是凭本事入围,说难听点叫擦边,说好听点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这种争议本身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在女子短跨项目上已经太久没有人能突出重围
把镜头拉远点,你会发现这次东京世锦赛一共49人参赛,吴艳妮能进前40,硬挤进来,已经算是硬撑住了中国女子栏的门面,她是这届唯一的100米栏代表,从表面数字看没什么惊喜,但换个角度,这也是十年空白后的一个突破,对比过去几年中国女子短跨的集体缺位,她的出现至少让这个项目没有彻底消失在国际大赛名单里
吴艳妮自己在采访里也讲得很直接:没跑到硬指标,心里坦然,觉得幸运,那种“咱们能进就好好备战,进不去也得继续练的态度,是务实的,可能有人不爱听这种“佛系表达,但别忘了,她这几年在国内几乎没有被撼动过,亚洲赛场也能拿奖牌,说她完全没资格参加是站不住脚的
成绩层面上,从室内赛季打破全国纪录到室外的亚锦赛铜牌,再到全国锦标赛赢下林雨薇和夏思凝,她在国内绝对算头号选手,放到亚洲范围也是前三的竞争力,但摆在眼前的差距就是残酷的——欧美强手的常规水准就是12秒6乃至更快,而她的巅峰最好成绩还在12秒7开外,这差距怎么算都在那,就像五大联赛球队面对亚洲杯冠军,能赢就是大概率,能平算奇迹
问题来了,这种差距能不能追,吴艳妮没绕过,她说“差距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差距还不往前走,这句话看似鸡汤,但摆在一个24岁左右的短跨选手身上也算真话,100米栏不是马拉松,黄金年龄就那么几年,不逼自己快一秒,大概率就是拍脑袋说梦话
如果只看到赛道你可能觉得她还算佛系,可一旦提到场外,故事就更复杂了,这几年吴艳妮早就成了田径圈的“流量担当,妆容造型、庆祝动作、甚至开直播,她一个跨栏选手承受的流量热度,已经超过不少奥运冠军,流量有利有弊,她在镜头前被放大,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招眼,于是质疑声也翻倍
外形和赛场表现的张力,让她成了争议的集合点,换装动作被解读为作秀,带妆参赛有人嫌夸张,但她自己说“感谢有屏蔽力,这话完全不像敷衍,而更像是练出来的心理防线,一个运动员如果天天活在对喷里,别说跨栏,可能训练都走不下去
作为观察者也得承认,她的社交属性是她的加成,也是她的负担,在这个自媒体时代,运动员无法完全切割“场上和“场外,有人骂她摆烂,有人替她点赞回怼,但归根结底,国际赛场还是看计时牌上的成绩,跑出来就是真理,跑不出来再多造型都是陪衬
此情此景,让人想起过去刘翔时代的巨大光环,那时候我们对跨栏有无限想象,现在吴艳妮只能一步步去填补十年断层,她没法复制刘翔的剧本,那种横空出世和奇迹成绩没法靠人设堆出来,但她至少让世界大赛的名单上仍然留着中国女子短跨的名字,这就是现实版的“续命
展望东京,她说自己希望能跑进12秒80以内,这就是现阶段的目标,听上去不算野心勃勃,但这才是冷静的具象化目标,用行动缩短差距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东西,而不是靠空喊口号
所以结论很清楚,吴艳妮不是救世主,但她是当下中国女子100米栏唯一的牌面,她没跑到世界顶尖的硬实力,但她带着积分和争议、带着流量和质疑走进世锦赛赛道,这就是属于她本人的突破,对于整个中国短跨也是必要的存在,赛道上最终拼出来的不是态度而是时间,而这一次,我们能确定的是,她起码还在跑,还没停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