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好东西,会助人成长
1998年的夏天,我在湖北读书,有两件事让我难忘,一件是湖北的洪水,另一件则是父母来湖北接我回家途中发生的小事。
途中,父母带我和妹妹去北京游玩,我在公交车上意外看到大型漫展的巨幅海报。
我从小就喜欢漫画,可以为买月刊一分两分的攒钱,当时的中日漫画家我也是如数家珍,但却从未有机会见到任何一个真人。于是我央求爸妈带我去,爸妈同意了。
这是我人生首次看展。
激动万分的我看了一圈后,发现有两位当时国内知名的漫画家在做签名活动,桌前人山人海,我鼓起勇气好奇的挤进人群,在我差不多快被挤到失去意识时,排到我了。
两位漫画家一先一后,在两张素描纸上快速签了名递给我。
看着他们签名的过程,我瞬间就清醒了,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并不是只签了名字,而是同步在名字旁边各画了一幅画,一幅是一个歪嘴坏笑的酷男孩,另一幅是戴着牛仔帽腰间挎枪的牛仔。
每幅画的作画时间,仅在5-10秒间。
这个速度如同惊雷,爆炸式的颠覆了我对漫画的想象。
我从小学开始,就无数次对着漫画书临摹,画了不知多少个本子,但是每幅画的速度都是以小时起计,最开始的时候,甚至一张脸就要画半小时。
我无法想象这两位漫画家是怎么做到可以在几秒之内就完成一幅画的,而且无论是五官比例、位置,都非常有美感,他们不能擦除、修改,一气呵成,每个粉丝拿到的画还都不一样。这个过程成为我心中神般的存在。
也许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个现场观摩的过程,我开始对自己“画准、有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并去找了专业的老师学习。
那次观摩过去4年后,我在大学的专业课上,速写水平达到班里的前三,一位专业老师甚至表示愿意一对一教我。
究其原因,我看过大师的现场,这场观摩为我重构了专业的标准,理解的角度和努力的方向。
能观摩高手,是成长之幸
任何专业领域的学习,都离不开观摩。
做医生要有诊断和手术观摩;做书法家要去到书法的实地实物观摩;做律师要去看主审法官的庭审现场观摩;做幼师要去幼儿园观摩……
做咨询,自然也离不开这个过程。
通过观摩有胜任力的咨询师的真实现场,我们得以全方位的体验咨询师的位置与功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对照和修正。
好的观摩,离不开两个要素:一是知识密度,二是师资人格;
有机会跟随人格健康程度高,专业积累深的老师,进行观摩学习,这是任何一个领域里的学习者的幸运。
荣格童话分析大师路易斯·冯·法兰兹在18岁遇见荣格,大学时用自己所学帮助荣格整理翻译书籍并交换荣格为自己做分析,体验到分析心理学的美妙,以此为开端传承了荣格的体系。
而精神分析界的前辈费伦齐,曾经无法读懂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但却观摩并看见了“词语联想测试技术”,这激发了他去做街头实验,而最后得出的经验让他成功地重新读懂《梦的解析》。
基于咨询能力训练中观摩的必要性和它强大的渗透力,有弥联合心理推出了有弥联合深耕计划模块三:咨询观摩与解析。
也许,有机会能观摩前辈是如何做咨询的你,也会如法兰兹和费伦齐一样,获得一颗意想不到的种子,扎下影响未来的发展根基。
凭什么这么说?请你跟着我往下看。
观摩会带来哪些神奇功效?
为什么观摩如此重要?因为它首先能促进“对应、激活、延展”。
1、对应,指的是理论概念在“头脑与现实”之间的校准与落定。
这个过程对咨询师来说,可谓是困难重重。因为一个概念单独在头脑里形成的理解,和在整合后的理论体系里生成的理解,再到实际的操作现场中,可能是全都不一样的。
比如“共情”这个概念,很多人初接触,会认为这就是“理解他人的感受”,但是如果我们系统一点的学习过,我们就知道,我们不仅要理解来访表面呈现的感受,我们还要理解到他没有呈现的,甚至自己都不太清晰的潜意识的感受。
但是这个认知到了现场,是不是还能吻合呢?
比如一个来访者生气地和咨询师说,我想要结束咨询。咨询师理解到来访者的生气,这是第一层;咨询师理解到来访虽然生气,这生气的底下还有亲密不能的受挫,还有亲密的愿望,这是第二层;
可是表现在行动上,咨询师的做法却可能是温和坚定的说,我感受到你此刻的愤怒,但是我不同意现在中断咨询。
看似拒绝来访者了,来访者的愤怒却奇妙地减轻了。原因是咨询师不仅共情到了前两层,还共情到了来访者对咨询师坚守在关系中,不抛弃自己的需要。
所以我们也许可以理解到第一层,第二层,但是我们是否能笃定地做出用拒绝来共情来访者底层需要的行动呢?
理论是抽象的,落到现实中会有各种各的具象表现。因此我们需要在现实情境中进行关联。
类似这样的“对应”和理解,也许纸面学习要走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路摸索,但在观摩的过程中,我们会有机会在授课老师与来访者互动的一个瞬间,就标记出清晰的印记。
用“亲眼看见、亲身体验”打通的理解,最为深刻与持久。
2、“激活”,指的是重新启用我们本来就有但被抑制的资源。
有一次是老师做真实的个案访谈,作为来访者的学员讲述自己做了某件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小事,但没有做好,随之其母对其说,这么多年的专业,完全白学了。
老师在此处停顿了一下,说道:“你的妈妈没有安慰你,而是对你落井下石。”
旁观的学员们倒吸一口冷气。这样一件平淡容易忽略的小事,被老师用有分量的词汇重新描述后,情感体验和关系状态立刻变得清晰起来。
课后同学们在讨论时说,我终于能听懂这种事情的分量与含义了,我也理解了自己和之前一些来访的内在体验。
这就是通过观摩,去激活了我们未曾被镜映的感受和资源,而它们一旦被激活,就可以被用于生活和工作中。
3、“延展”,即增加我们新的理解领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借由观摩,我们可以拓宽自己新的视角和关注领域。
比如对于症状的态度,付丽娟老师曾有一句经典的“延展”:和症状玩在一起,让人格开出花来。而在此前,许多人对症状的理解,是要“避开”和“消灭”的。
在真实的咨询场景里,咨询师会通过对来访者幼年偷窃的行为进行“寻找资源支持自己发展”的诠释,让来访者明白自己曾经的生存环境的资源匮乏,与自己和解。
有了以上三个部分打基础,我们才能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完成精神分析知识与现实工作之间的“准确理解”,“准确对应”,“准确实施”。
那为什么这些要从观摩中学习呢?
因为真实的观摩更容易绕过我们的防御,减轻理论学习中的阻抗和损失,同时,观摩因为是真实的,会极大的激活我们的感性体验,同时老师的讲解又会带来理性的补充。这个过程更能直接感受到移情与反移情的发生。
想成为高手,就从观摩前辈开始吧,为自己内置一个新的专业标准和方向,也许它能保护我们在长远的未来里,扎实累积不迷航。
有弥联合心理深耕计划
模块三 :咨询观摩与解析
四位资深心理咨询师——付丽娟、徐倩、张聪、李亚,将带你走进真实的咨询现场。你会学到:
✅ 如何从动力学的深层视角看见来访者话语背后的“潜流”;
✅ 如何在观摩与剖析中训练敏锐度,提升对咨询关系的把握;
✅ 如何减少来访者的中途脱落,真正开展长程工作;
✅ 如何从迷茫中突围,突破职业发展的天花板。
扫描图中二维码添加课程助理,解锁详细内容⬇
开始预约心理咨询
BREAK AWAY
01
02
0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