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中国旅游协会启动第七届“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意案例收集工作,此项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踊跃申报。迄今,协会已收集到一批新颖独特、具有创新精神的“案例”。我们将陆续选登这些“案例”与大家分享,敬请关注!
案例名称:智游时空--文旅场景沉浸式互动体验平台
申报单位: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游时空”是在国家“十四五”文旅数字化战略与上海市虹口区“推动智慧旅游与文旅数字化深度融合”政策背景下,由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建为历保”)研发打造的文旅场景沉浸式互动体验平台。项目作为国内首个聚焦“大模型 + 文旅”融合应用的标准化服务体系,解决当前文旅行业四大核心痛点:体验模式单一、内容供给僵化、商业生态割裂、技术系统孤立。
平台以微信小程序为核心载体,无需额外下载 APP,大幅降低用户使用门槛。核心功能覆盖“游前 - 游中 - 游后”全流程:游前,AI 智能规划基于用户画像生成个性化路线,如亲子家庭推荐“轻松打卡线”,历史爱好者推荐“深度考据线”;游中,AR 实景导航通过扫描建筑触发历史场景重现,AI 虚拟导游支持多种语言动态讲解;游后,AIGC 自动生成“专属游记”,包含打卡照片、历史故事、社交分享文案。
在应用场景上,“智游时空”已形成多维度覆盖:在景区领域,串联邮政大楼、瑞康里等 8 处历史建筑,通过 AR 技术还原1920年代虹口码头繁华景象,游客扫码即可“穿越”到百年前的滨江场景;在博物馆领域,试点文物“动态复活”功能,扫描青铜器可触发3D动画演示其铸造过程;在历史文化街区,设计“剧本探秘”任务,用户根据线索寻找隐藏在建筑中的“历史密码”,完成任务可兑换街区商户优惠券。目前1.0版本已实现日均活跃用户超3000人,较传统模式大幅提二升次消费转化率。
一
特色服务
“智游时空”以“技术赋能 + 文化深挖”双轮驱动,构建了差异化的沉浸式服务体系,其核心特色体现在以下五个维度:
![]()
(1)虚实融合的沉浸式体验
依托“5G + 北斗 + 物联网”技术底座,平台打破“看景 - 听讲解”的传统模式,创造“人在景中、景随人动”的互动场景。沉浸式打卡系统则通过“任务驱动”增强参与感:游客抵达指定地点后,小程序自动触发“历史场景解锁”,同时生成电子印章;集齐 8 个印章可兑换“虹口历史盲盒”,提升用户复游率。
![]()
(2)全场景适配的个性化服务,覆盖多元需求
针对不同客群设计差异化体验:为儿童群体开发“趣味寻宝”模式,将历史知识转化为“找宝藏”任务,完成后解锁卡通版历史人物讲解;为老年群体提供“舒适游览”方案,自动避开台阶多、距离远的路线,讲解语速放缓30%,字体放大至默认值1.5倍;为外国游客定制“文化对比”内容,如讲解欧式建筑时同步对比中国传统建筑的异同,增强跨文化理解。
![]()
(3)“体验 - 消费 - 传播”闭环生态,激活商业价值
平台通过“行为激励”机制打通文旅消费链条:用户完成 AR 互动、分享游记等行为可获得“文化积分”,积分可兑换文创产品或商户优惠券;分享内容被好友点击后,双方均可额外获得积分,形成“裂变传播”。
![]()
(4)技术轻量化与高适配性,降低使用门槛
相较于传统文旅APP需下载安装,“智游时空”依托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实现“即点即用”,首次加载时间≤2 秒。
(5)文旅资源数字化升级,沉淀文化资产
平台通过高精度3D建模与知识图谱构建,实现文化资源的“数字永存”:对文物、建筑进行0.1mm 级扫描建模,还原雕花、铭文等细节;搭建“虹口历史知识图谱”,关联人物、事件、建筑等1200余个知识点。
二
创新表现
“智游时空”的创新突破体现在技术、模式、标准三大维度。
(1)技术融合创新
AIGC 动态剧本引擎是平台的核心技术亮点。基于千亿级文旅知识训练大模型,可根据用户画像与实时场景生成个性化剧情。
多模态交互技术则实现“虚实无缝衔接”。通过“视觉 SLAM+ 北斗定位”融合方案,确保AR虚拟场景与实景的叠加误差≤0.5 厘米,游客行走中也不会出现画面“漂移”。
(2)模式创新
“平台 + 生态”合作模式打破行业壁垒。平台开放 API 接口,吸引三类合作伙伴:技术方提供组件升级,获取技术分成;内容方提供历史素材,按使用量获得版权收益;商户接入服务,按导流效果付费。
(3)标准与安全创新
技术标准体系引导着行业的发展方向。我们制定了关于3D建模精度、历史场景复原等方面的标准。数据安全体系保障合规流通。采用“端到端加密”技术,用户数据从采集到存储全程加密。
三
营收情况
“智游时空”构建了“B 端付费 + C 端增值”的多元盈利模式。
(1)B 端服务
定制开发服务针对不同文旅场所提供个性化方案。基础版包含 AR 导览、AI 讲解等核心功能,适合中小型景区;高级版增加 3D 建模、AIGC 剧本定制,已服务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旗舰版提供全域数字化改造,如为某 5A 景区打造“数字孪生系统”,实现线上 VR 云游与线下实景互动同步。
(2)C 端增值
“数字文旅通行证”收取会员服务年费,权益包括:无限次使用AR高级功能、AI 定制游记、合作景区门票折扣价等。
AR 设备租赁与文创销售形成补充。与景区合作投放AR眼镜,支持离线使用,解决手机续航问题,开发“数字 + 实体”文创产品。
广告与流量变现潜力逐步释放。在小程序首页、任务页面植入精准广告,按“点击付费(CPC)”模式收费;为新开业商户提供“AR 探店”广告,用户扫描特定标识可观看商户 3D 介绍。
四
行业影响力
“智游时空”的落地不仅推动了文旅体验升级,更在政策响应、产业带动、社会价值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成为“科技 + 文化”融合的标杆。
(1)践行国家战略,成为地方示范
平台深度契合三大国家政策方向:响应“文化数字化战略”;落实“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服务“智慧旅游发展”。
在地方层面,该项目成为虹口“文化三地”建设的关键驱动力。通过焕发历史建筑和滨江资源的活力,虹口“历史走廊”成功提升了游客的访问量和促进了文化消费。
(2)产业带动
平台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在硬件端,促进 AR 眼镜、北斗定位设备需求增长,与多家设备厂商达成长期合作;在内容端,催生专业文旅 AIGC 创作团队,与多家工作室合作为平台提供剧本创作,形成“内容生产 - 技术实现 - 市场反馈”的产业链条;在服务端,推动景区数字化服务商转型,接入传统旅行,转型为“智慧文旅运营商”。
(3)社会价值
通过技术手段,平台让文化传播更高效。例如,针对文物“保护与展示”的矛盾,3D 建模技术使游客无需接触实物即可观察细节,既保护文物又提升体验;多语种讲解打破语言壁垒,提升游客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度;“云端游”功能让行动不便人群也能“游览”景区。
五
品牌故事
建为历保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业的领军企业,获评第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是行业内第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围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一体化保护利用方案,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以多样化的手段保护与传承中华文脉。
当建为历保的修复团队指尖划过上海石库门的青砖黛瓦,摩挲着那些沉淀百年的历史肌理时,雕梁画栋间藏着的岁月故事,总因少了生动的承载形式,难以真正走进人们心里。
面对这份遗憾,公司将多年深耕的 AR/VR 数字展陈技术、文物健康监测经验化为破局之策,“智游时空” 由此诞生 —— 它让 “建筑可阅读、历史可触摸” 的理念,从构想落地为真实可感的体验。
从石库门的一砖一瓦到北外滩的风貌肌理,从史料文献的细致考证到数字模型的精准构建,“智游时空” 始终延续着建为历保以科技守护文脉的初心。未来,当故宫的脊兽、敦煌的飞天能通过AR与游客轻声对话,当长三角的文旅资源借数字平台连成一体,这座架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桥梁,终将让更多人在触碰历史的瞬间,读懂文明深处的密码。
第七届“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新大会即将召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