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七月十六,一个很特别的日子,它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白露,这个是一个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一个重要节令,它的到来,才真正代表着天气开始转凉。在元代文人吴澄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道:“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这个时候昼夜温差之大使得水汽凝结在地表或近地植物的叶子上形成白白的水珠;古人又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以是得名“白露”。
当这个节气到来以后,日照就会开始减少,紫外线的强度也会开始出现下降,而且冷空气还会时不时南下,按照天气预报的说法,在公历的9月10号左右,北方的冷空气就会南下,到时候,很多地方,都会迎来凉爽天气。
《逸周书·时训集》中以五天为一候,规定三候为一节(气),对于白露三候是这样表述的:初候,鸿雁来;自北而南也。一候:大曰鸿,小曰雁。二候,玄鸟归;燕去也。三候,群鸟养羞。羞,粮食也。养羞以备冬月。意思就是此时大雁等候鸟南飞避寒,燕子在这个时节归来,而其余百鸟则储备食物准备过冬了。
既然鸟类都已经开始准备过冬了,那么我们在白露节气的时候,也应该养好身体,这天才能为冬天打好基础。今日七月十六“白露”,老话说“白露吃三样,家里更兴旺”,白露饮食有啥讲究?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第一样:吃红薯叶
在白露这天饮食上,要多吃一点应景的食物,比如说这个时候的红薯叶,价格比较的实惠,但是营养价值却很高,富含大量的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补充能量,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制作的时候,也比较的简单,锅中来点猪油,放入蒜末,倒入红薯叶,大火进行翻炒,把它炒匀,炒软,来点盐和鸡粉就可以开吃了。
第二样:吃马齿苋
马齿苋也被誉为是长寿菜,也是这个时候适合去吃的,不过在吃的时候,都是提前给准备好的,也就是说,在制作之前,会对其先进行清洗焯水,然后晒干,接着人们再拿来烹饪,不然的胡啊,口感没有那么好,会有一股酸涩味。
做法也比较的简单,清洗干净之后,干的马齿苋,放入到碗中,倒入清水浸泡,然后可以煮也可以炒,味道都会相当的不错,而且劲道十足。
第三样:吃乌骨鸡
在很多地方,白露这天,人们还会吃上一点乌骨鸡,这个也是大家最喜欢吃的一种食物之一了,白露的时候,天气开始转凉,人的胃口也开始好起来了,而且此时的天气,也比较的凉快,属于季节交替的一个阶段。
做法也简单,把它清洗干净之后,放入到一个砂锅中,里面放入一点配料,可以是香菇之类的,也可以放入其它的一些辅料,然后注入清水,炖软烂,放入一点盐就可以吃了。
白露节气到了,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多吃一些时令的食物,还有适当的补充一些肉类,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开始转凉了,人体需要更多的热量,此时吃上一些肉,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增强体质,所以在白露节气,不知道吃什么的话,可以选择这三样来尝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