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年轻人最爱幻想:公司离不开我

0
分享至

刚毕业那阵子,我是真觉得自己撞了大运,简直就是天选锦鲤。

校招厮杀了小半年,最后攥着大厂offer走出面试间的时候,手都在抖。

当天晚上就把offer、工牌、公司大楼拍了九宫格发朋友圈,配文翻来覆去改了三版,最后敲下“新征程,请多指教”,心里其实早把“人类高质量社畜”这几个字飘在脑门上了。

结果呢?

入职还没满三个月,那股子兴奋劲就跟被扎破的气球似的,慢慢泄没了。

我才发现,自己哪是什么公司招进来的天才,根本就是来“还债”的——公司给的那份高薪,不是因为我多聪明,而是他们在赌,赌我未来能做出点像样的成绩。

说白了,就是提前把我往后几年的青春折算成工资,先预支给我,再等着我用实打实的活儿填这个坑。

所以你看,毕业五年内的年轻人,基本上都逃不开“高速转型期”这个坎。

你得从按部就班的“考试机器”,硬生生转成能扛事的“社会工具人”;从老师给你打分的被动状态,变成看老板脸色调整节奏的主动模式;以前遇到事儿有父母挡在前面,现在得自己直面甲方各种没道理的刁难。

每一步都跟走迷宫似的,稍微走偏个拐角,可能就是条死路,回头都难。



幻觉一:我努力了,就该得到回报

学生时代最坑人的,其实就是这套“努力=回报”的逻辑。

那时候卷成绩、拼论文、刷GPA,只要你熬得比别人晚、练得比别人多,分数总能给你正向反馈。可职场不是你妈,没义务无条件宠着你。

你加了半宿班,熬得头发一把把掉,领导未必能记住;KPI表格上没跳出达标的数字,之前所有的忙都是白忙。

我刚入职那会儿,特容易上头。

比如花了一周时间做了份市场分析报告,自己觉得数据查得全、逻辑理得顺,满心期待能被夸两句,结果领导扫了两眼就放一边,只说“再优化下数据维度”。

那时候我还委屈,私下跟朋友吐槽“我这么辛苦,怎么没人看见”。后来才慢慢想明白,工作不是拿来证明你多厉害的,是用来给公司解决问题的。

你自我感动式的付出,要是没转化成能落地的结果,就跟写了篇没人看的朋友圈长文似的,白费口水。

更残酷的是,就算你真做出了结果,升职加薪也未必轮得到你。

职场里的人际沟通、隐形的站队,有时候比Excel里的公式还重要。你要是运气好,遇到个愿意带你、能看到你优点的老板,那路能走得顺一点;可要是碰到个只看关系不看能力的领导,别说升职了,能保住头发、不天天内耗就算幸运。

但我不是让你摆烂啊,是得学会认清规则。

因为职场的回报机制是动态的,短期可能看不出什么,但长期的积累肯定能让你站稳脚跟。

我见过有人熬了三五年,慢慢从新人变成团队里能扛事的支柱;也见过有人因为一时觉得委屈、不爽,频繁跳槽,最后简历上一片混乱,连面试时都没法好好解释每份工作的价值。

你说这值得吗?



幻觉二:别人的评价决定我的价值

学生阶段的我们,其实早就被“评价”捆得死死的。

考了班级第一,老师笑着夸,爸妈忙着做你爱吃的菜,全家都跟着开心;要是考砸了,先是一顿批评,接着可能就是家里几天的冷暴力,自己还得偷偷怀疑“是不是我真的不行”。

所以到了职场,很多人还是跳不出这个逻辑圈。

我刚开始上班的时候,特别玻璃心。

老板说一句“这份报告逻辑有点乱”,我整个人立刻就emo了,坐在工位上盯着屏幕发呆,连“是不是我的职业生涯要提前结束”这种念头都冒出来。要是被同事质疑一句“你这个方案是不是没考虑XX情况”,晚上能失眠到两三点,翻来覆去想自己是不是真的没能力。

现在回头看,特想笑——你才二十多岁,刚进社会没几年,怎么可能一出手就做到完美、惊艳所有人?

最可怕的是,过度依赖别人的评价,还会让你变得不敢主动。

开会时不敢提问题,怕被说“这都不懂”;遇到不合理的需求不敢挑战,怕得罪人;有好的想法不敢说出来,怕被否定。

结果就是,你的能力全藏着掖着,没人看见,自然也得不到正向反馈,最后陷入“不敢做→没反馈→更不敢做”的死循环。

后来我逼自己换了个思路:评价这东西,看看就行,别太当真。

有人天天夸你“做得好”,说不定是想让你多接活、多加班,替他们分担;真正靠谱的判断标准,不是听他们说什么,是看他们做什么。

那些嘴甜的同事,可能转身就把锅甩给你;而那些平时话少、看起来冷冰冰的同事,说不定在你遇到麻烦时,能实实在在拉你一把。

你发现没?

职场里的真心,有时候就藏在“不怎么好听”的话里。



幻觉三:进了大厂,我就值这个价

很多新人一进500强、互联网大厂,就容易飘。

拿到offer的时候,总觉得“我能拿这么高的工资,肯定是因为我特别牛”。其实真不是,公司给你开高薪,是因为他们在赌——赌你未来能产出比工资更高的价值。

新人本质上还是张白纸,公司一批批招人,就是指望在这些白纸里,能留下几个愿意沉淀、最后能成长为骨干的人。

能不能撑到那个时候,就看你愿不愿意主动付出、积累经验。

你刚入职时的学历、专业、校园里的获奖经历,一开始确实是敲门砖,是你的筹码。但你要知道,这些东西贬值特别快。

可能过个一年半载,同事们早就忘了你是哪个名校毕业的,只关心你能不能搞定手里的项目。

所以你得不断往自己的“篮子”里加新筹码——比如行业里的独家经验、别人不会的专业技能、靠谱的人脉关系、能拿得出手的项目成绩。

要不然,再漂亮的“大厂光环”,用不了多久也会褪色。

比如我之前有个同事,入职时是985硕士,手里还攥着好几份实习证明,当时全部门都觉得他前途无量。

结果他入职后总觉得“我进了大厂就稳了”,每天按时上下班,不主动学新东西,遇到难题就躲。不到两年,同期进来的人都开始带小项目了,他还在做最基础的数据整理。

最后公司优化人员,他第一批就被约谈了。

你说这怪谁?

所以请记住,入职只是职场马拉松的起点。有人跑着跑着就没了力气,慢慢掉队;有人一开始跑得慢,但稳扎稳打,后来慢慢加速冲到前面。

没有谁能靠“起点优势”笑到最后,职场拼的从来都是长期主义。



幻觉四:做很多事就能证明自己

新人还有个通病,特喜欢用“我很忙”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每天从早到晚盯着电脑,一会儿帮同事做表格,一会儿帮领导订外卖,一会儿又被拉去凑会议人数,看起来忙得脚不沾地,可到了年底总结的时候,连件能拿得出手的成果都没有。

结果就是,忙着忙着,就成了团队里的“老黄牛”——只知道干活,却没什么不可替代性。

我刚工作第二年就踩过这个坑。

当时组里人手紧,不管是谁找我帮忙,我都说“行”。今天帮运营剪视频,明天帮产品写需求文档,后天又帮行政整理报销单。

那段时间我天天加班,朋友圈发的全是凌晨的公司大楼,自己还觉得“我这么努力,肯定能被看见”。

结果年底升职名单出来,根本没我的名字。

后来领导找我谈话才说:

“你做的事很多,但没一件是核心的。你帮别人做了杂活,自己的核心项目却没做好,怎么给你升职?”

从那之后,我才学会停下来,接到活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件事对我的核心能力有帮助吗?能给团队带来实际价值吗?是不是可替代的重复劳动?

想清楚了再决定做不做。

因为真正能被人看见的,不是你做了多少事,是你做对了哪件关键的事。

所以啊,不管你是喜欢冲在前面做业务,还是偏爱在后台做支持,起码要知道自己的核心方向是什么。

要是来者不拒,所有杂活都接,最后不仅累得够呛,还容易被边缘化——别人会觉得“你什么都能做,但什么都不精”。

你得记住,工作永远做不完,但你的精力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精力花在关键的事上,才是聪明的做法。



幻觉五:我沟通过了,应该没问题

职场新人最容易背的锅,大概率就是掉在“沟通”上。

比如老板问:“上次让你跟进的那个项目,怎么没进展?”你理直气壮地说:“我上周就跟XX说了,让他提供数据,可他没回复我。”

对不起,在老板眼里,你这根本不叫沟通,叫“通知”,甚至叫“自言自语”。

真正的沟通,不是你把话传出去就完事了,是对方收到了信息、给出了明确反馈、你们双方达成了共识,这才算完成。

就拿跟进数据这件事来说,你跟同事说“需要你提供数据”,这只是第一步;你得确认他是不是收到了,有没有时间做,大概什么时候能给你,要是他没时间,有没有替代方案。

这些都聊清楚了,才算真正的沟通。

因为学生时代的沟通,基本上都是单向的。

交作业给老师,交上去就完事了;考试、写论文也是,你完成了,按要求提交就行,不用管后续的衔接。

但职场不一样,沟通是集体劳动的润滑剂,要是沟通不到位,很容易出现“你以为他会做,他以为你会做,最后没人做”的尴尬局面。

不会沟通,就算你能力再强,也可能因为衔接问题搞砸项目,最后背锅的还是你。

我之前就因为沟通不到位吃过亏。

当时我负责一个活动的宣传,需要设计部门出海报。我在工作群里发了需求,写了“周五之前要”,然后就没管了。结果到了周四,我问设计进度,对方说“没看到你的需求啊”——原来他那天请假了,没看群消息。

最后海报赶得特别仓促,效果差了一截,我还被领导批评了一顿。

从那之后,我每次沟通都特别注意:发了消息会再私聊确认,重要的事会当面说,说完还会补个文字纪要,确保双方都没理解偏差。



说到底,毕业后的五年,是最容易摔跤的五年,也是成长最快的五年。

你得慢慢想明白:努力和回报的关系,不是即时兑现的,要学会用长期视角看;别人的评价只是参考,别把它当成自己的价值标尺;大厂光环只是暂时的,真正的底气是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不用靠“忙”,靠的是“做出关键成果”;沟通不是单向输出,是双向的确认和共识。

没人能替你交这笔“成长学费”,每个人都得在坑里摔一遍,疼过了,才知道下次该怎么绕着走。不过庆幸的是,这些坑踩过之后,你至少能看得更清楚:

职场不是战场,但它确实会淘汰掉那些只靠幻觉过日子的人。

所以慢慢来,真的别着急。

你要做的不是取悦所有人,不是每天看起来很忙,而是让自己一步步变成一个靠谱、有能力、可替代性低的人。

剩下的事,不用急着证明,时间自然会给你答案。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两头婚”在国内悄然出现,“两头婚”逐渐增多?你能接受吗?

“两头婚”在国内悄然出现,“两头婚”逐渐增多?你能接受吗?

深度报
2025-09-14 23:29:04
离婚后只字不提尼格买提,一别两宽3年后,才发现他们不是一路人

离婚后只字不提尼格买提,一别两宽3年后,才发现他们不是一路人

山河月明史
2025-09-14 23:11:16
曝雪藏于朦胧女投资人身份,疑是《长相思》资方,真实情况曝光!

曝雪藏于朦胧女投资人身份,疑是《长相思》资方,真实情况曝光!

观察鉴娱
2025-09-14 17:51:53
一年亏损四千万,全国陷“关停潮”!艰难求生的公交车,会消失吗

一年亏损四千万,全国陷“关停潮”!艰难求生的公交车,会消失吗

阿伧说事
2025-08-18 07:55:20
44岁知名女演员官宣离婚!为挽救婚姻做过亲子鉴定,起诉离婚历时两年,连发9条微博回应

44岁知名女演员官宣离婚!为挽救婚姻做过亲子鉴定,起诉离婚历时两年,连发9条微博回应

鲁中晨报
2025-09-14 09:31:05
追梦:乐福被针对了一辈子 却在总决赛G7最后30秒突然决定防一次

追梦:乐福被针对了一辈子 却在总决赛G7最后30秒突然决定防一次

直播吧
2025-09-14 10:30:08
由Orcsoft制作的《你妈真漂亮》官方中文版Steam商店页面现已开放!

由Orcsoft制作的《你妈真漂亮》官方中文版Steam商店页面现已开放!

3DM游戏
2025-09-12 16:56:03
孙颖莎夺冠拒绝庆祝,而是抱王曼昱,赛后发言格局拉满:团队第一

孙颖莎夺冠拒绝庆祝,而是抱王曼昱,赛后发言格局拉满:团队第一

球盲百小易
2025-09-15 01:50:42
罕见!火箭军被倒查9年,背后究竟释放了什么信号?

罕见!火箭军被倒查9年,背后究竟释放了什么信号?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09-10 17:40:07
道歉截图是一半!贾国龙称罗永浩是网络黑社会,罗永浩:这事儿没法揭过去了,中间再劝我的朋友一律绝交

道歉截图是一半!贾国龙称罗永浩是网络黑社会,罗永浩:这事儿没法揭过去了,中间再劝我的朋友一律绝交

台州交通广播
2025-09-15 01:04:21
四种面条不要再买了,挂面厂朋友私下告诉我的,让家人也知晓!

四种面条不要再买了,挂面厂朋友私下告诉我的,让家人也知晓!

诗词中国
2025-09-12 14:29:56
中国斩获45亿大单,20架大飞机将飞往海外,美国想拦都拦不住

中国斩获45亿大单,20架大飞机将飞往海外,美国想拦都拦不住

空天力量
2025-09-14 10:45:52
中式审美回来了!郑晓龙翻拍《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让人期待

中式审美回来了!郑晓龙翻拍《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让人期待

无力的滋味
2025-09-13 11:43:52
沃尔科特:阿莫林总是绷得太紧,这种紧张情绪也传递给了曼联球员

沃尔科特:阿莫林总是绷得太紧,这种紧张情绪也传递给了曼联球员

直播吧
2025-09-15 02:12:08
女人怀孕不能同房,找闺蜜帮丈夫发泄,闺蜜半推半就:一次两千

女人怀孕不能同房,找闺蜜帮丈夫发泄,闺蜜半推半就:一次两千

夜阑故事集
2025-09-08 14:40:50
金昊家门上的字被人抹掉了,20岁弟弟对抗县城权势家族的泣血之战

金昊家门上的字被人抹掉了,20岁弟弟对抗县城权势家族的泣血之战

坦然风云
2025-09-14 11:59:43
容易读错的25个成语,一起补补课

容易读错的25个成语,一起补补课

古典文学和诗词
2025-08-20 10:12:26
引火上身?胖东来站台西贝遭打脸,亲自承认有隔夜菜,罗永浩说对

引火上身?胖东来站台西贝遭打脸,亲自承认有隔夜菜,罗永浩说对

法老不说教
2025-09-12 22:03:34
一日杀三子

一日杀三子

汉周读书
2025-09-13 10:09:05
外媒:卡塔尔可能购买48架歼-10CE

外媒:卡塔尔可能购买48架歼-10CE

世家宝
2025-09-12 21:53:20
2025-09-15 03:11:00
教育思享 incentive-icons
教育思享
想要站着生活,不想跪着赚钱。
6878文章数 135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罗永浩向贾国龙重新开战:我看你智力有问题 不可救药

头条要闻

罗永浩向贾国龙重新开战:我看你智力有问题 不可救药

体育要闻

利物浦1-0绝杀十人伯恩利 萨拉赫95分钟点射

娱乐要闻

花泽香菜官宣离婚 结束与老公5年婚姻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数码
亲子
艺术
教育
房产

数码要闻

上市十天:Intel锐炫Pro B50火速登顶畅销榜首!16GB大显存2999元

亲子要闻

人才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重磅:关于新修订职教高考考试大纲和专业技能考试标准的通知!

房产要闻

「世界冠军×人居升阶」白鹅潭CLD封面,实力馥见人生新高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