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日余晖
文丨谈古论今
大家好,这里是谈古论今。
前几天,一位读者给我发了条消息。
他说:“亚哥,我工作5年了,今年换了工作,月薪才3000。”
我以为他打错了字。
这位读者,曾经是某互联网中厂的技术岗,带过3人的团队,负责过日活千万的产品。
现在,他新工作的月薪是3000元。
为什么?
我立马去研究了一下当前的招聘市场,发现了一个现象。
现在,你打开任何一个招聘网站,都会看到大量的“高薪”职位——“月薪8000-15000”、“年薪10-30万”。
但点进去看,几乎都是底薪3000、全靠提成。
这不是个例。
根据专业机构统计的5个主流招聘平台的数据,在所有标注“高薪”的岗位中,有73%是销售岗,底薪都在3000-4000元区间。
而普通的职能岗位,行政、人事、财务、运营,明码标价的月薪,就是3000-4000元。
与此对应的是,非常多的求职者,工资预期都在不断下调。
从期望月薪10000,降到8000,降到5000,最后在3000-4000成交。
看过一个评论区的网友说:“不是我愿意接受3000,是市场只给3000。”
这意味着什么?
我查了一下历史数据。
2014年,北京应届本科生的平均起薪是3680元。2024年,还是这个数字。
10年过去了,房价涨了3倍,物价涨了2倍,但工资,一动未动。
不,实际比过去更低,因为购买力下降了。
这就是我们正在面对的现实:薪资水平的结构性回归。
为什么会这样?
我总结了三点。
一、增量时代已结束
什么是增量时代?
2000-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
经济高速增长,企业快速扩张,不断创造新岗位。这时候,人才是稀缺资源。企业为了抢人,不断提高薪资。
什么是存量时代?
2020年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降到5%以下。经济增速放缓,企业从扩张转向收缩。
这时候,岗位变成稀缺资源。
这个转变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游戏规则变了。
以前是企业求人才,现在是人才求企业。
定价权,发生了转移。
用经济学的话说,这叫“买方市场”到“卖方市场”的转变。
二、供需失衡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24年高校毕业生:1179万
2023年未就业毕业生:约300万
各行业优化人员:约500万
总计求职人数:约2000万
而市场能提供多少岗位?
根据智联招聘的数据,2024年二季度,全国招聘职位数同比下降12%。
2000万人,争夺越来越少的岗位。
供需决定价格。这是经济学第一定律。
当供给远大于需求时,价格必然下降。
这个价格,就是工资。
三、企业利润收窄
有机构调研了50家的中小企业,他们的平均净利润率,从2019年的8%,降到了2024年的3%。
换句话说,100万的营收,一般的公司现在只有3万的利润。如果人力成本增加1%,利润就会减少33%。
很多企业主解释:
“不是我不想给高工资,是真的给不起。”
所以,员工的工资,就成了代价。
对于普通人,怎么办?
一、调整心态
最近,“柠檬茶大妈”的视频很火。
她58岁,却月收入9000,工作是在深圳卖柠檬茶。
她说:“我有工作就不错了,不挑。”
很多人觉得她的境遇很惨。但我觉得,她可能是最清醒的人。
为什么?
因为她接受了一个事实:
在存量时代,有工作比没工作重要,稳定比高薪重要。
这不是消极,这是务实。
用管理学的话说,这叫“满意决策”而非“最优决策”。
在信息不完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大家追求的是应该是满意解,而不是最优解。
二、调整策略
我观察到,那些成功应对这个时代的人,都在做两件事:
第一,重新定义主业。
把主业从“事业发展平台”重新定义为“基础现金流保障”。
什么意思?
不再期待通过主业实现阶层跃升,而是把它当作保障基本生活的工具。3000块的工作,至少能提供社保、医保,以及稳定的现金流。
这就像投资组合中的“债券”部分,收益不高,但稳定。
第二,积极发展副业。
如果主业是“债券”,那副业就是“股票”,有风险,但有增长可能。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白天在公司做行政,月薪3500。晚上做自媒体,月收入8000。
另一位朋友,主业是国企员工,月薪4000。周末开网约车,月收入5000。
这不是斜杠青年,这是风险对冲。
也就是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但请记住: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机会。
增量时代的机会是涨薪,
存量时代的机会,可能是创业、是副业、是新技能。
关键是,
你要先活下来,才能抓住机会。
而3000元,
正是多数人能活下来的起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信息来源均为网络,如与事实不符或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作者澄清或删除。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绿色网络世界!
敢为苍生谏真言,岂因祸福避趋之!
@关注、点赞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