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挖掘和培养设计人才,促进纺织非遗的创新与传承,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联合发起的“纺织之光非遗设计师成长计划”非遗精品征集公益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过15天的征集,共13件纺织类非遗精品最终入选,作品覆盖蜀绣、潮绣、京绣、云锦、宋锦、蜀锦、黎锦、蜡染、缂丝等多个行业领域。
此次征集的非遗精品将用于9月20日在“纺织之光”年度大会期间展示等公益活动,希望通过系列活动支持“纺织之光”非遗设计师成长计划项目,加强纺织非遗的宣传和推广。
入 选 作 品 如 下
蒋熙
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
熙上品牌创始人
“云中君” 刺绣医生包:
采用非遗蜀绣刺绣,在浅金色缩纹羊皮上,刺绣仙鹤的主题形象,与往季大不相同的是,这次的绣片又新增了五种以上针法,来表现仙鹤的羽毛状态与结构特点,达到了丰富细腻多层次的效果。
经典Doctor Bag,外观线条流畅,硬挺的铰框带出复古的正式感,配有可拆卸长肩带(无鸵鸟毛),手拎肩背、通勤晚宴无缝衔接,包包虽小巧精致,容量却大,不易变形。浅金色法国进口自然肌理羊皮,手感柔软,高贵不失轻灵,低调奢华,也是百搭色。
佘旭垒
高级工艺美术师
潮绣区级传承人
纺织行业非遗新青年
潮州市香聚粤绣研究院院长
《事事如意》:
尺寸69*134cm。耗时2260小时。
该潮绣为绒绣作品,图案柿子果实形状丰厚圆硕,红红的果实象征着好运连连,寓意为充足富裕,也代表着生活的富足与美满。两只鸟儿停歇在枝头,姿态亲昵,鸟儿寓意吉祥、和谐,代表着美好的祝福和幸运,为画面增添了生动与温馨之感,进一步强化了对生活顺遂、诸事吉祥的美好祈愿。
京玺绣(北京)文化
有限责任公司
《翠色双凤莲花喜相逢 》披肩手包礼盒
材质:黑丝真丝缎面
这是一套多次用于国礼的作品,在2025年也是作为国礼赠送法国马克龙夫妇。设计灵感来源于,凤凰自古与音乐结缘。如《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又《列仙传》载: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萧史吹箫,凤凰皆来止其屋,穆公为作凤台,后弄玉夫妇皆乘凤而去。故李贺尝以“昆山玉碎凤凰叫”(《李凭箜篌引》)比音乐之美。司马相如所做的《凤求凰》中,相如自喻为凤,比文君为凰,表达了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无限倾慕和热烈追求。后世之人根据二人的爱情故事,谱成了经久不衰的琴谱“凤求凰”,千年以来吟唱不已。卓文君雅好音乐,相如以琴声“求其凰”,正喻以琴心求知音之意,又使人想起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的音乐典故,从而发出芸芸人海,知音难觅之叹。
京绣作品《翠色双凤莲花》,正是取意凤凰与音乐的结缘,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的一种相遇。作品蕴含了爱情的相遇、知音的相遇,还有京绣文化与音乐的相遇。
南京云锦博物馆丨元先
二则真金孔雀羽《一品当朝》官补鹤
尺寸:60cm*60cm,用时约30天完成。
鹤象征吉祥长寿,常喻修身洁行品德高尚的贤能之士。鹤迎红日展翅高飞寓意人贵一品,宏图锦程,事业无可限量。作品为清代一品文官官补复制品,纹样入选国家特种邮票,运用云锦独有的传统妆花技艺和色彩表现手法,采用桑蚕丝、真金线、孔雀翠羽线手工织成,具有与皇家品质一脉相承的华贵气派,该作品由南京云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双喜制作而成,代表了中国古代织锦技艺的最高成就,极具收藏价值。
成都纺织
高等专科学校
花鸟四条屏
材质:桑蚕丝。尺寸:画芯尺寸28.5x100cm
工艺特点:作品使用蜀锦织造技艺织造而成,蜀锦织造技艺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作品使用数码提花技术,采用电子提花机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简化纹样编程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了复杂图案的精准织造。
文化内涵:以蜀锦织造技艺复刻清代宫廷画家陈枚的《四季花鸟图屏》,不仅是对蜀锦织造技艺的极致运用,更是一次深层的文化对话。原画以四时景致为框架,蕴含了中国文化中独特的自然观与哲学思辨。蜀锦用“以梭代笔”的技艺加以诠释,通过丝线色彩与光泽的层次叠加,将水墨渲染的浓淡、笔触的虚实转化为织物的肌理质感,使花鸟更具立体感与触觉温度。将古画转化为织物,使蜀锦从“工艺标本”变为“叙事媒介”,证明传统技艺可承载更丰富的当代艺术表达,实现传统技艺的活化。通过织机连接清代画家陈枚与现代工匠,体现文化基因的延续性,回应“让文物活起来”的遗产保护理念。蜀锦作为非遗代表作,其作品可成为国际交流中的“文化符号”,传递中国人对自然、时间、生命的独特理解,达到东方美学输出的目的。
百纳丝绸
(苏州)有限公司
宋锦熊猫织锦画
材质:100%桑蚕丝。尺寸:画芯规格:138*68cm
工艺特点:百纳丝绸·宋锦熊猫织锦画工艺采用2组经线与5组长抛纬线+2组短抛纬线交织,形成9层纱线复合结构,确保画面立体层次感,还原熊猫毛流和竹子的虚实色彩变化。
文化内涵:这件作品原画由画家顾澄波创作,宋锦熊猫织锦画既是对非遗工艺的当代演绎,更是一份穿越时光的生活哲思-以丝绸的温润盾感,抚慰现代人的浮躁心灵,借黑白的纯粹对比,唤醒对大道至简的思考。
王秀丽
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海南省黎族传统服饰技艺传承人、南海工匠
《丹红黎韵・锦绣山河》
材质:棉线。尺寸:233*32cm
此作以国家级非遗黎族织锦技艺为魂,2米长卷铺展千年黎乡风华。丹红底色如骄阳熔金,承载黎族对生命的热忱礼赞;靛蓝似江河奔涌,明黄若日月星辉,紫韵如山川叠翠,三色交织勾勒天地灵秀。
传统甘工鸟纹样翩跹其间,喻示族群迁徙的古老记忆;山川蜿蜒、河流婉转、太阳炽烈,将黎人对自然的敬畏与依存,凝注于每一寸经纬。指尖经纬织就的不仅是锦绣,更是黎族文化基因的当代传承,尽显东方织物的恢弘气韵与人文温度。
叶英
中国织锦工艺大师
土家族织锦技艺传承人
《凤鸟穿梭》
材质: 丝棉混合材质。尺寸:50×180cm
工艺特点:这幅《凤鸟穿梭》创新土家织锦作品,堪称中国织锦工艺大师叶英继承并发展其师叶玉翠大师技艺的杰出力作,耗时两个月完成。作品以“凤高翔百鸟随之”为核心创作元素,不仅主题吉祥恢宏,更在技艺与内涵上展现出深厚的功力。运用传统土家织锦“通经断纬”,斜纹技艺织于其中。以土家锦纹梭罗丫作为基础,织法细腻,色调明快,造型逼真。整幅织锦以对称性构建了一种和谐方正之美。“月亮档头”着饰两边,龙牙齿图案重复交错,韭菜花纹点缀交织,传统土家稻草人纹在欢歌载舞中喜庆丰收奔小康,表达了人对自由与幸福的向往和对个人理想的美好祝愿。
文化内涵:作品创新性地融入了“传统土家稻草人纹”欢庆丰收、奔赴小康的场景,这一巧妙构思极大地升华了主题。它超越了传统纹样的装饰性,将人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对个人及家国理想的美好祝愿织入其中,使古老的技艺奏响了时代的乐章,实现了传统非遗与当代精神的完美对话。
范玉明
苏州明胜源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纺织行业非遗推广大使
卷轴福绿寿
材质:蚕丝线。卷轴130*44cm、画心30*70cm、作品用时约300天
缂丝核心在于 “通经断纬”——整幅经线贯穿,各色纬线依据图案形状、色彩边界在局部独立回纬织造。“以梭代笔” 的精妙技艺,通过不同颜色、粗细、密度的丝线以及“戗色”等技法进行晕色与交织,逼真地再现绘画的笔墨层次与气韵,最终形成 “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 的独特织物画卷。 此作品将传统福禄寿三星的美好寓意融入 精致缂织 的几何化装饰纹样中——“桃子”象征长寿与仙缘,“葫芦”谐音“福禄”且寓意繁茂,“柿子”取其“柿柿(事事)如意”之吉兆。
范辰霄
苏州缂梦少年艺术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纺织行业非遗新青年
蓝底缂金荷花莲蓬清供图
尺寸:外框38×65×20,画芯30*40cm,整幅作品用时约60天。
这幅作品以茶水壶为主,莲花、莲蓬、莲子巧妙搭配,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夏日图景。画面中心是一把精致的茶壶,壶身镶嵌着璀璨的金边,与蓝色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更显高贵典雅。茶壶旁,一朵盛开的莲花亭亭玉立,花瓣轻盈飘逸,金线勾勒出其细腻的纹理。莲蓬饱满,莲子颗颗分明,展现出大自然的丰饶。整幅画面色彩和谐,构图精巧,寓意着夏日清雅与丰收的喜悦。其工艺是传统的缂丝。
贵州丹寨宁航蜡染
有限公司
蜡染桌旗、茶杯垫
该作品为两条,尺寸为40*285cm
纯手工织造棉布基底,经纯手工绘蜡、纯天然植物染色制成。一条以锦鸡和蝴蝶妈妈为核心元素,锦鸡象征着吉祥,传递出蓬勃的生命气息与美好寓意。蝴蝶妈妈被视为美的化身与苗族的始祖,代表着对生命起源、美的追求;一条以锦鸡为核心元素,融入苗族庆丰收的场景与情感,传递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山西将军虎民俗文化传播
有限公司
将军虎-金玉满堂
材质:金玉满堂-色丁布。尺寸:26cm*22cm*19cm
“将军虎”系列“太行”保留了将军虎一贯的形态特征,桃心耳,祥云眉,五卯眼,葫芦(福禄)鼻,如意嘴,七节(气节)脊,松柏尾。以青绿色为主色,姜黄色为主配色,尽显太行山的风貌,同时在老虎的身上、耳朵上和尾巴上都勾勒了太行山脉的形状,再以鎏金凸显轮廓,好似巍巍太行在阳光的照耀下光芒四射。姜黄色葫芦(福禄)形的鼻子上点缀了鲜嫩的小草,太行山风景秀丽、四季分明,这是春的生发,太行山用它丰富的物产在四季更替中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将军虎用它的姿态向大家展示太行风采,也欢迎大家来山西左权领略太行山的美景,感受它岁月的沉淀。
文化内涵:将军虎”系列“金玉满堂”保留了将军虎一贯的形态特征,桃心耳,祥云眉,五卯眼,葫芦(福禄)鼻,如意嘴,七节(气节)脊,松柏尾。以红色为主色,黄色为主配色,配上身体上的金鱼和玉兰花的图案,整个老虎富贵多金,寓意招财纳福、福满财茂。
高大义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
超等蒙古族乡学校
云龙献瑞
吉祥剪纸、尺寸75×190,、手工剪制,耗时12天。
青龙游云间,灵韵贯苍穹。身为祥瑞之尊,掌天地生气,携祥云吉兆。二者交融,是威权与福运交织——如龙驭祥云,披荆斩棘时得力量托举,平凡日常间有吉庆滋养,小事藏喜、大事得助,让福泽如流云常伴,满途皆盛景 。采用北方民间剪纸技艺,通过剪刀、刻刀等工具完成。作者是一名教体育数学老师,也是一位剪纸爱好者。
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简介
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是在1996年设立的“钱之光科技教育基金”的基础上,由一批拥有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愿为中国纺织行业科教进步作贡献的优秀纺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赠资金成立的。2008年5月在民政部登记注册成为全国纺织行业性基金会,注册资金2000万元。
截至2024年底,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已支持纺织科技奖1844项、优秀教师和学生4912名、优秀教学成果3120项、针织科技创新贡献成果145项、应用基础研究103项、科技成果推广355项、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397名、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43家、个人16人。
自1997年至今,科技教育公益活动支出超2亿元,对促进纺织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宗旨:科技进步 人才成长 产业升级
更多内容丨尽在《中国纺织》杂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