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过后,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态度彻底变了!咱们在感慨阅兵场面的壮观和它带来的国际影响时,更不能忘记的是,这些大国重器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无声的奉献和牺牲,他们很多人隐姓埋名一辈子,连名字都曾是国家的最高机密。尤其是这六位,要是没有他们,别说阅兵了,世界可能都听不到中国的声音。
第一位,一个人抵五个师的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1935年,钱学森发表了一篇关于火箭的科普文章,引发国内震惊,那一年他才24岁。钱学森早期赴美留学,迅速成长为世界顶尖的空气动力学家。但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决定放弃优厚待遇回到国内,却遭到美国当局非法扣留。他被关押在特米诺岛上的一所监狱里,遭受到了非人的对待,短短几天,体重骤减15公斤,最终是通过一张香烟纸上的密信辗转求救,才得以踏上回国之路。
回国后,在他手里,研制出我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并主持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连美国军方都说,他一个人可抵五个师的兵力。
第二位,隐姓埋名28年的“两弹元勋”邓稼先。1950年,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拒绝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1958 年,他接受了研制原子弹的任务,从此就开始了28年隐姓埋名的生活。他和团队的成员们一起,在艰苦的条件下,从零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所有的专家和资料,但是邓稼先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理论,他就自己编写教材;没有数据,他就带领团队用手摇计算机甚至算盘进行验算,他还提出 “边干边学” 的口号,组织大家学习相关的专业书籍。经过多年的努力,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3年后,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
在一次核试验中,载有核弹头的降落伞没有打开,弹头从高空直接砸在了戈壁滩上。邓稼先明知有核辐射的危险,却毫不犹豫地冲入现场,亲手捧起碎片检查。这次冒险让他遭受了致命的辐射。当国家终于可以公开报道他的事迹时,邓稼先的人生却已经走到了癌症晚期。临终前,他想的不是家人,更不是他自己,而是:“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第三位,用生命守护机密数据的力学卫士郭永怀。很多人没听过郭永怀这个名字,在物理学界,他却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不仅是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也是“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获得者。早年留学美国时期,郭永怀就已经在空气动力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美国人费尽心机想把他留下来。
1956 年,他冲破重重阻力,终于回到了祖国,投身于导弹、核弹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郭永怀对待工作非常严谨,总是亲自深入到科研一线,在一次飞机失事事故中,为了保护重要的科研资料,在生命最后的时刻,郭永怀用身体夹层保护住了装有重要科研数据的公文包,这些材料,对中国后续的核武器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用生命诠释了对祖国的忠诚和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第四位,擦干祖国耻辱的“龙芯之母” 黄令仪。要问美国人最害怕、最痛恨的中国人,黄令仪肯定算是一位,这位80多岁的老太太,能量大得居然可以让整个美国硅谷都睡不好觉。她生于战火之中,曾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1989年,黄令仪受邀参加了国际芯片展览大会,结果她跑遍整个会场都找不到一家中国企业,这让她当场泪流满面。
2001年,65岁的黄令仪已经到了安享晚年的年纪,结果呢,国家启动龙芯项目,她毅然挂帅上阵,担任龙芯项目的负责人。不到两年的时间,她和团队就成功研制出我国首款通用CPU“龙芯一号”。就是这块芯片,成了很多国产先进装备的心脏,包括阅兵中那些精准无比的系统,从1989年的一无所有到2024年的弯道超车,黄令仪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人已经站起来了。
第五位,为国深潜三十年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了守护14亿中国人的安全,黄旭华被骂了30年不孝子!他小时候,亲眼目睹了日本侵华的历史,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造出比日本更厉害的武器,护国家和人民一个周全。
为了研制中国的核潜艇,黄旭华隐姓埋名长达30年,别说回家了,就连父亲去世,他也没回去见最后一面,从此背上了不孝子的骂名,但他深知,以身许国,自古忠孝难以两全。
上世纪60年代,中国不仅没有核潜艇技术,就连有关的资料和新闻都很少,黄旭华每天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在海外的报道中寻找关于核潜艇的信息。在荒岛上,没有计算机,他就用算盘算,竟然算出了核潜艇上万个核心数据。64岁那年,他不惧生命危险,亲自登上核潜艇参与了水下300米的极限深潜试验,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参与此类试验的总设计师。
第六位,从日军轰炸阴影中走出的防空导弹之父沈忠芳。1934年沈忠芳在上海呱呱落地,打记事起,他就生活在日军飞机的轰炸扫射之下,那时候沈忠芳就觉得很憋屈,我们怎么就没有自己的飞机呢,如果有,一定要打得他们落荒而逃。”
考上北京航天学院以后,一开始学的是飞机设计,后来他逐渐意识到,没有先进的导弹,国家的领空安全就没办法保障,于是毅然投身防空导弹的研制,在1970年到1979年之间,他负责完成了4次导弹的飞行实验考核。
有西方国家曾希望沈忠芳转让导弹技术,并许以巨额财富贿赂他,被他断然拒绝了,在国庆60周年阅兵时,他激动地说:“东方的睡狮醒了,谁敢欺负我们?
这六位科学家,他们穿着朴素的衣衫,用最“土”的办法,啃下了最硬的骨头,搞出了最尖端的科技,最终铸成了国家的军事技术脊梁,没有他们就没有咱们的今天,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传颂,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代代传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