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27日深夜,重庆歌乐山下的白公馆监狱,寒风裹挟着冷雨拍打在铁窗上,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一间狭小的牢房里,黄显声将军正借着微弱的狱灯,在草纸上写着什么。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囚服,身形因长期监禁显得消瘦,却依旧脊背挺直,眼神里没有丝毫怯懦。
“哐当——”牢门被粗暴推开,几个特务端着枪闯了进来,手电筒的光柱刺得人睁不开眼。“黄显声,该上路了。”领头的特务声音冰冷,不带一丝感情。黄显声放下笔,缓缓站起身,从容地整理了一下囚服的领口,目光扫过墙上自己用指甲刻下的“还我河山”四个字,声音平静却坚定:“我等着这一天很久了,只是可惜,没能亲眼看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样子。”
特务将他押出牢房,沿着潮湿的走廊走向刑场。途经其他牢房时,他特意放慢脚步,朝着黑暗中轻声喊道:“同志们,坚持住!胜利很快就会到来!”黑暗里传来压抑的回应,那是狱友们对他的敬意与不舍。行至院坝中央,特务停下脚步,其中一人举起了枪。黄显声猛地转过身,怒视着特务,高声喝道:“我是抗日将领黄显声,要杀便杀,休想让我背对着你们!”话音未落,枪声在寂静的夜里响起,这位坚守信仰的将军,倒在了黎明到来前的最后一刻,时年54岁。
1896年,黄显声出生在辽宁海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彼时的中国,正处在列强环伺、内忧外患的困境中,东北大地更是常年被日俄势力渗透,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黄显声从小就听着长辈讲述列强欺压国人的故事,心中早早埋下了“强国御侮”的种子。
16岁那年,黄显声考入海城中学堂。在学校里,他接触到了新思想,读到了《革命军》《猛回头》等进步书籍,逐渐明白:要救中国,光靠满腔热血不够,还得有知识、有力量。他白天认真听课,晚上就和同学们聚在宿舍里,讨论国家前途,畅想民族未来。有一次,日本浪人在学校附近欺负中国商贩,黄显声带着几个同学冲上去,用木棍赶走了浪人。事后,他对同学们说:“咱们中国人不能总受欺负,以后再遇到这种事,咱们绝不能退缩!”
中学毕业后,黄显声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报考了东北陆军讲武堂。在讲武堂里,他刻苦学习军事理论,刻苦训练军事技能,每次考核都名列前茅。教官们都很欣赏这个有骨气、有抱负的年轻人,私下里常说:“显声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能为东北军撑起一片天。”
1928年,张作霖被日军炸死于皇姑屯,张学良主政东北。黄显声因能力出众,被张学良提拔为辽宁省警务处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上任伊始,他就敏锐地察觉到日军的侵略野心,深知“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他顶着压力,改编辽宁各县的警察队伍,将其打造成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武装力量,还秘密组建了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为日后的抗日斗争储备力量。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突然袭击沈阳北大营,东北军奉命“不抵抗”,沈阳城危在旦夕。黄显声怒不可遏,他拍着桌子对下属说:“东北是咱们的家乡,日本人都打到家门口了,咱们不能当缩头乌龟!”他立即下令,让沈阳公安局的警察部队奋起抵抗。在他的带领下,警察们拿着步枪、手枪,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巷战。子弹打光了,就用警棍、石头拼;战友倒下了,就踩着血迹继续冲锋。虽然最终因寡不敌众,沈阳还是沦陷了,但黄显声带领警察部队坚持抵抗了三天三夜,打破了日军“一日占领沈阳”的狂妄计划。
沈阳沦陷后,黄显声没有放弃。他率领残余的警察部队和抗日义勇军,转战于辽西、热河一带,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他熟悉东北的地形,善于利用山林、河流与日军周旋,打得日军晕头转向。有一次,他得知日军一支运输队要经过朝阳县,便提前在山谷里设下埋伏。当日军运输队进入埋伏圈后,他一声令下,子弹、手榴弹如雨点般砸向日军。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日军运输队被全歼,黄显声的部队缴获了大量粮食、弹药。消息传开后,东北百姓深受鼓舞,纷纷报名参加抗日义勇军,队伍很快发展到十几万人。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黄显声坚决支持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行动,积极奔走,为事变的和平解决贡献力量。但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黄显声也因“通共”的罪名,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开始了长达13年的监禁生涯。
从南京到武汉,再到重庆的白公馆、渣滓洞,黄显声辗转多地监狱,却始终没有向敌人低头。在狱中,特务们用尽各种手段折磨他:不给饭吃、不让睡觉、严刑拷打……可他始终咬紧牙关,宁死不屈。有一次,特务拿着纸笔,逼他写“悔过书”,黄显声接过笔,在纸上写下“抗日无罪,爱国何罪?”八个大字,气得特务当场撕碎了纸张。
虽然身陷囹圄,但黄显声从未放弃对信仰的追求。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偷偷给狱外的同志传递消息,还在狱中组织难友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鼓励大家坚持下去。他常对难友们说:“咱们现在受的苦,都是为了将来的新中国。只要咱们坚持住,总有一天,咱们能看到五星红旗飘扬在祖国的大地上。”在他的影响下,许多难友重新燃起了希望,坚定了斗争的决心。
1949年12月,重庆解放后,解放军战士在白公馆监狱的废墟中,找到了黄显声将军的遗体。他的身上布满了伤痕,却依旧保持着站立的姿势,仿佛还在怒视着敌人。人们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张早已被鲜血浸透的纸条,上面写着:“我的生命,献给了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我相信,新中国一定会越来越好,人民一定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1950年,黄显声将军的遗体被安葬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每年的11月27日,都会有无数群众来到这里,为他献上鲜花,缅怀这位为国家、为民族献出生命的抗日将领。他的故事,被写进了课本,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如今,歌乐山上的松树郁郁葱葱,仿佛在守护着这位不朽的英雄。黄显声将军虽然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爱国精神、他的坚定信仰,却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炬,永远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