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东北军在9.18事变中的表现揭秘:日军实力强大,令人吃惊

0
分享至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1931年秋,沈阳的夜晚已经有些凉了。

那天晚上,天黑得特别早。



北大营里,值夜的士兵裹着军大衣,在营房前来回踱步。

谁也没想到,一场彻底改变东北命运的突袭,就在这寂静中悄悄逼近。

真正让人意外的,其实是日军内部的状态。

很多年后,一名当时参战的日本士兵内田英回忆说:“我们从来没打过仗,都是守铁路的。

一听说要去打东北军,大家都吓坏了,开始写遗书了。”

这不是夸张。

那会儿的日本关东军独立守备第2大队,加起来不到600人,连一个团都不够。

对手是8000人的东北军,驻扎在北大营,枪炮齐全、士气也不算差。

纸面上看,这是一场必败的冒险。

但结局,偏偏出乎所有人意料。

日军出发是在9月18日晚上10点左右,刚刚听到柳条湖方向炸出一声巨响。

那是日军自导自演的铁路爆炸事件,借口已经准备好,就等冲锋的命令。

他们的炮兵先到了,照着北大营就是一通猛轰。

连续打了二十多分钟,营区里静悄悄的——没有还击,没有动静。

内田英那一批步兵赶到的时候,整个营房区就像睡死了一样。



几百个日军士兵一边害怕一边冲进去,结果看到的是一群还没穿好衣服的东北军士兵,有的在发愣,有的在逃,甚至还有人裹在被子里不敢出来。

“我们都懵了,”内田英写道,“怎么会这样?我们以为会打一夜,结果他们根本没抵抗。”

要说这事儿就这么简单,那也太低估了那个年代的中国军人。

北大营不是完全没有战斗的。

西侧营区确实有响枪声,一支部队稍微组织了一下反击,但很快就停了。

当时620团的团长王铁汉还在现场,他起初是准备打的,结果电话来了——是参谋长荣臻打的,命令非常明确:“不准抵抗,设法撤退,撤退不成,就准备牺牲。”

电话挂断那一刻,王铁汉没说话。

他知道,这不是他一个团长能决定的事。

这背后的事就多了。

东北军名义上是“东北边防军”,实际上是张学良的嫡系部队,长期驻防在东北,装备确实不错。

但问题也不少:战斗经验不足、士气参差不齐、指挥系统松散。

更关键的是,整个国家的战略方向在那时候并不清晰。

当时的南京政府主张“攘外必先安内”,蒋介石不愿意和日本在东北开战,怕激化矛盾、陷入全面战争。

张学良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他不是不想打,而是不知道打了之后会不会被中央抛弃。

所以,当北大营被攻破那一刻,很多中下级军官其实是懵的。

他们没接到明确命令,也没做好准备。

有人穿着短裤就上了阵地,有人还在打着呼噜,有人拿着枪却不知道该不该开火。

赵振藩,那时候是第七旅的参谋长,后来解放后当上了陕西水利厅厅长。

他也在北大营。

他说:“那晚如果我们下定决心死守,历史或许会不一样。”

这话不是空的。

日军自己都说了,他们子弹打得差不多了,后来只能靠刺刀。

如果东北军真打起来,600人根本不够看。

可惜,那一晚,真正交过火的不过一两个营,其余部队大多没怎么还手就撤了。

日军冲进营房时,看到的是堆满兵器的库房。

步枪、大炮、弹药——样样齐全,只是没人用。

内田英写道:“我们缴获的武器让我震惊,如果他们开火,我们一个也活不了。”

这不是夸张。

北大营的兵力和装备,完全配得上打一场硬仗。

但最终的失败,是从命令开始的。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说到底,还得回到张学良的选择。

他不是不想打,但那时候的中国,已经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地方军阀各自为政,中央和地方互不信任。

张学良知道,如果硬扛,很可能会被南京政府甩锅。

他赌了一把,希望外交途径能解决这场危机,结果,赌输了。

后来张学良曾说:“我不抵抗,是为了保存实力。”可东北一丢,三省尽失,实力也没了。

事变当天,东北军伤亡不到30人,日军却死了400多。

这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撤退。

从那天起,整个东北就再也没有打过这样规模的仗。

十几万东北军陆续撤退,而日本开始了对“满洲国”的建设。

赵振藩退下来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北大营。

他说,那一眼,他记了一辈子。

从那以后,”北大营”这个词,在档案里再也没有出现过。

内田英,《侵华日记:一个日本老兵的回忆》,日本共同社出版,1983年。

张学良口述,唐德刚整理,《西安事变亲历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荣臻,《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

中国抗日战争史编写组,《中国抗日战争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赵振藩口述,《东北军纪实》,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3年,59岁傅艺伟独子离世,账号2年未更新,儿子同学透露死因

23年,59岁傅艺伟独子离世,账号2年未更新,儿子同学透露死因

山河月明史
2025-09-05 13:14:38
福建九地市“辖区”之争,鼓楼险胜思明,蕉城第四,丰泽不敌新罗

福建九地市“辖区”之争,鼓楼险胜思明,蕉城第四,丰泽不敌新罗

东国青年
2025-09-14 00:30:08
腾讯又出“王炸”剧!才播12集全国收视率第一,演员演技惊艳四座

腾讯又出“王炸”剧!才播12集全国收视率第一,演员演技惊艳四座

娱影综说
2025-09-14 21:42:29
39岁江疏影巴塞罗那街头被偶遇 没有化妆 素颜状态超绝 本人很松弛

39岁江疏影巴塞罗那街头被偶遇 没有化妆 素颜状态超绝 本人很松弛

TVB的四小花
2025-09-12 13:21:37
被曝核酸造假,半年敛财4.5亿,核酸大王张核子最终下场如何?

被曝核酸造假,半年敛财4.5亿,核酸大王张核子最终下场如何?

天气观察站
2025-09-14 06:05:19
死刑执行及停止

死刑执行及停止

北京刑事律师赖建平
2025-09-14 05:00:05
孙俪晒9道干净饭,无辣少油还美味又健康,难怪邓超身体年龄27岁

孙俪晒9道干净饭,无辣少油还美味又健康,难怪邓超身体年龄27岁

黄大姐
2025-09-13 15:34:26
田径世锦赛爆大冷!奥运会冠军预赛出局,马拉松百米冲刺决出金牌

田径世锦赛爆大冷!奥运会冠军预赛出局,马拉松百米冲刺决出金牌

小偀说故事
2025-09-14 11:58:00
谁在掏空中国楼市?囤房1.3万亿!中国最大炒房团要清仓走人?

谁在掏空中国楼市?囤房1.3万亿!中国最大炒房团要清仓走人?

爱看剧的阿峰
2025-09-15 02:16:29
前TVB花旦苟芸慧宣布正式离婚:现在非常自由,希望进组拍戏

前TVB花旦苟芸慧宣布正式离婚:现在非常自由,希望进组拍戏

陌识
2025-09-14 18:55:15
日子过久了发现:破壁机才是“厨房神器”,看谁还在傻乎乎闲置!

日子过久了发现:破壁机才是“厨房神器”,看谁还在傻乎乎闲置!

装修秀
2025-09-14 11:00:04
青岛市委常委、黄岛区委书记孙永红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青岛市委常委、黄岛区委书记孙永红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极目新闻
2025-09-14 10:09:32
1只就判刑!2014年,四川男子开豪车进山,6小时杀5只

1只就判刑!2014年,四川男子开豪车进山,6小时杀5只

万象硬核本尊
2025-09-13 18:01:08
广东省学费最贵的5所大学,敢报考的学生,家里非富即贵!

广东省学费最贵的5所大学,敢报考的学生,家里非富即贵!

教育导向分享
2025-09-14 21:33:07
2025国庆放假通知:4个好消息、3个坏消息,这些细节你可别漏看了

2025国庆放假通知:4个好消息、3个坏消息,这些细节你可别漏看了

小彭聊社会
2025-09-14 02:49:20
邱毅观点惊人:倘若解放军踏上台湾土地,台军极可能直接缴械投降

邱毅观点惊人:倘若解放军踏上台湾土地,台军极可能直接缴械投降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9-11 18:51:24
关之琳直言:如果当年刘銮雄没送我2套房子,我或许是刘德华妻

关之琳直言:如果当年刘銮雄没送我2套房子,我或许是刘德华妻

百态人间
2025-09-02 11:35:57
贾国龙表态:我应对方式有错,改;罗永浩是网络黑嘴,但他打醒了我

贾国龙表态:我应对方式有错,改;罗永浩是网络黑嘴,但他打醒了我

超角度
2025-09-14 20:49:06
人民日报亲自点名,阎维文真实处境暴露,李双江一个字都没说错

人民日报亲自点名,阎维文真实处境暴露,李双江一个字都没说错

山河月明史
2025-09-13 16:06:04
欧锦赛不败夺冠+世界杯双料冠军!德国过去三届洲际大赛21胜2负

欧锦赛不败夺冠+世界杯双料冠军!德国过去三届洲际大赛21胜2负

直播吧
2025-09-15 04:11:16
2025-09-15 05:43:00
何氽简史
何氽简史
拨开历史迷雾,还原历史真相!
866文章数 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罗永浩深夜发文:贾总 找个平台直播理性对一次话吧

头条要闻

罗永浩深夜发文:贾总 找个平台直播理性对一次话吧

体育要闻

利物浦1-0绝杀十人伯恩利 萨拉赫95分钟点射

娱乐要闻

花泽香菜官宣离婚 结束与老公5年婚姻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家居
旅游
数码
手机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原木风格 温馨舒适氛围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数码要闻

古尔曼:苹果首款智能眼镜产品无显示屏,预计12至16个月内推出

手机要闻

手机周报份额再次出炉:小米逆袭上位,iPhone蓄势待发!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