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经进入到9月份了。按照惯例,全国31个省份都应该公布2025年的社保缴费基数。但到目前为止,全国31个省市中,只有5个地区拿出了最新的社保缴费基数。其中有三个选择了继续上调。据业内人士推算,现在这些没有公布社保缴费基数的省份,大概率还会继续沿用去年的标准。
从已经布的2025年社保基数的五个地区来看,蒙古的社保缴费基数与去年差不多,略有上调。而河北省的社保缴费基数居然还降了。河北省的社会平均工资是78260元,折合成月份的话大概是6521.7元,比去年少了0.19%,最低缴费基数也跟着降到了3913元。虽然幅度不大,但社保缴费基数出现下调的现象不多见。
那么,社保缴费基数是怎么制定的?就是各地区先公布上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以这个为基准,再按60%-300%缴纳社保。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工资高于社会平均工资的300%,最多也只能按300%缴费。如果你的工资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60%,也得按60%缴费。此举就是为了防止工资高的人无限交社保,也避免企业为工资低的职工少缴社保。
举个例子,现在上海社保缴费基数是12307元/月,那最高和最低的基数分别是36921元和7384元。月工资在这个范围之内的,就用自己的实际月均工资为基数。如果月收入超过36921元的部分,则按最高限额缴费,如果月收入低于7384元,那就按最低标准缴费。
不过,当前的社保缴费基数也存在着两大问题:一个是,社保基金缴费基数是根据上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而这个社会平均工资是把国企、外企、私企的职工全都混在一起算出来的平均数,这就意味着,大多数人都被平均了。比如,上海公布的社会月平均工资是12307元。但私企的员工月收入只有4-5000元。即使按最低社保缴费基数7384原来计算,也显得有些不太合理。
另一个是,社保缴费基数年年都在涨,这让私企和职工不堪重负。对于私企来说,社保缴费基数年年都在上涨,这就意味着企业用工成本支出大幅增加。而对于基层职工来说,本来工资收入就没有上涨,甚至还下调了,如果社保缴费基数每年再上调,那等于真正到手的工资又降低了,日子过得更紧了。
实际上,这次26个省在社保缴费基数调整的事情上,集体保持沉默。主要还是与9月1日最高法院公布的新规有关,那就是“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一律无效。这样会使企业和职工都有些慌了。按照社保新规,企业的用工成本会上升,而职工到手的工资就会减少。
事实上,之所以还有26个省份迟迟未能公布社保缴费基数,很可能是考虑到在社保新规实施之后,企业和职工的缴纳社保的压力会上升,也就不想再增加企业和职工缴纳社保的压力了。所以,这26个省份2025年社保缴费基数很可能是,多数省份维持去年的社保缴费基数不变,少部分省份还会略微下调。
实际上,为了减轻企业和个人缴纳社保费用的负担。北京和福建也想出了“双轨制”的新办法。福建是企业员工基数是4043元,机关事业单位4433元;北京是企业员工6821元,体制内7057元。而这样的社保缴费基数的双轨制,减轻了企业和员工缴纳社保的负担。
同时,浙江本来按规定是用去年的社会平均工资数据作为社保缴费基数,而为了给企业和职工减负,偏偏用2022年的老数据作为社保缴费的基数。预计后面也会有一些省份会照搬以上这些地区的做法。
面对9月份已经到来,还有26省迟迟未公布2025年社保缴费基数。其实,各地都在观望政策的动向,看看最先出政策的一些地区的政策情况,然后再做打算。我们认为其结果无外乎三个:①维持去年社保缴费基数不变。②在去年社保缴费的基数上进行微调,可能会微涨或微跌。③借鉴北京和福建的双轨制模式,以减轻企业和职工的缴费压力。总之,社保缴费基数每年都要上调的情况将发生一些改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