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一经出航,美国海军第六舰队必然会动用一切手段追踪这艘潜艇。”这句俄罗斯海军官员的话想必就是对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服役生涯最好的诠释了,其实这句话一点都没有夸张,在科索沃战争期间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就曾独自监督美国海军第六舰队,被俄罗斯媒体骄傲的称之为“航母终结者”。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苏俄第四代巡航导弹核潜艇949A型,也就是西方所称的奥斯卡二型。1995年舷号为K-141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正式加入俄罗斯海军,在当时这艘水下排水量高达18300吨的超级潜艇拥有24枚射程达到550公里的反舰巡航导弹,1.6马赫的最大飞行速度足以让当时任何的舰艇胆寒,然而就是这么一艘“杀手锏”级别的核潜艇却在服役5年后的2000年因为一场意外葬身海底,而关于这艘核潜艇的沉没原因,可以说至今还有争议。
▲库尔斯克号潜艇上的反舰导弹发射筒,此外该潜艇还能携带大量的鱼雷和水雷
2000年8月12日,隶属于俄罗斯北方舰队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奉命前往巴伦支海海域进行演习,按照计划该艇将于上午进行反舰导弹和鱼雷的试射演练,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艘核潜艇一去就是不复返,到了规定的时间内却毫无消息,当时的北方舰队总司令波波夫将军利用无线电询问库尔斯克号潜艇的位置也是迟迟得不到回应,又过了4个小时后感觉情况不妙的波波夫派遣了一架直升机寻找库尔斯克号的踪迹,就这样一直到了晚上10时左右还是没有任何库尔斯克号的消息,于是波波夫急忙下令部分参演舰艇开始寻找库尔斯克号,同时派遣专业的“米哈伊尔”救援船前去搜寻。
▲一名参与了搜寻工作的俄罗斯水兵,而他脚下站着的正是“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右上角是一艘挪威的救援船,左上角是俄罗斯的“米哈伊尔”号救援船,当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陷入了最低谷,这艘救援船也被迫做起了运输木材的生意
第二天凌晨赶到的“米哈伊尔”号救援船立马投入了工作,随后该舰船就有了发现,从捕捉到的海底信号中成功地发现了库尔斯克号的残骸,当时潜艇静静地躺在106米深的海域,经过救援人员的初步观察,潜艇艇艏出现了一个大洞,而且海水已经涌入了后部的几个舱室。随后救援人员试图通过无线电和潜艇内部幸存艇员取得联系,然而并没有得到回应。随后潜水员通过敲击艇体的方式和潜艇内部幸存的艇员取得了联系。而在此期间各种传言已经开始蔓延,也有部分海军官员私底下透露了库尔斯克号出事的消息。然而北方舰队总司令波波夫却宣布此次演习顺利完成,这一表态瞬间引来了诸多不满。
▲正准备下潜的俄罗斯救援潜艇,但救援尝试最终都于事无补
到了14日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库罗耶夫多将军通过电视首次公布了库尔斯克号潜艇失事的消息,一时间俄罗斯举国哗然。随后英国和挪威政府通过官方渠道表示愿意向俄罗斯提供专业的救援设备,但是考虑到库尔斯克号是当时俄罗斯最先进的核潜艇,所以这些请求都被俄政府当局谢绝了。次日下午俄罗斯又展开了第二次救援,救援人员3次试图利用救援装置和沉没的库尔斯克号潜艇对接,但当时事发海域风浪较大,对接过程均未取得成功。次日上午俄军再次将两个最为先进的救援装置送到了海底,试图和库尔斯克号潜艇建立一个通道来输送氧气。
▲在水下拍摄到的库尔斯克号沉艇
此时俄罗斯救援人员才发现整艘潜艇的首部已经完全损毁,而且随后利用救援装置试图建立通道输送氧气的2次尝试也以失败告终。而在水面上救援船只也试图将救生舱对接在潜艇的逃生门上,但是碍于能见度较差,水况比较恶劣等均未成功,而此时潜艇内部已经没有了任何消息,幸存的艇员也是九死一生,可以想象到当时的幸存艇员有多绝望。而此时也正值俄罗斯的最低谷时期,救援船只多年以来一直处在半荒废的状态,而且各个船厂也早就失去了苏联时期的荣光,甚至还发生了员工监守自盗,将绳索等设备拿去卖废铁的事件。纵使俄罗斯当局一刻也不敢耽误救援时间,但整个救援工作却迟迟没有进展。
▲挪威的救援潜艇拍摄到的库尔斯克号紧急逃生舱门
最后在16日俄罗斯当局不得不选择妥协,当时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接受一切可能的援助,不论来自何方。随后英国的LR5救生艇和相关人员被俄罗斯空运回了国内,挪威的“诺曼底先锋”号救援船也到达了事发现场。最终在19日三国救援人员才打开了库尔斯克号潜艇的救生舱,但是直到打开位于尾部的第9舱后,救援人员发现除了海水还是海水,很显然整艘失事潜艇没有一名艇员活下来。随后俄罗斯北方舰队的参谋长向外界宣布:整艘潜艇118名艇员全部遇难,无一幸存。接下来就是潜艇打捞工作了,为此俄罗斯政府和荷兰的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共同打捞库尔斯克号潜艇,俄罗斯负责打捞含有机密的部分,其余的则交由荷兰公司负责。
▲正在实施打捞作业的“巨人”号打捞船
为此俄罗斯专门改装了一艘“巨人”号打捞船,2000年10月“巨人”号开始了打捞作业,起初俄罗斯计划将尸体和残骸全都打捞出水,但是考虑到其中的风险性,而且很多尸体已经很难打捞出水了,改为只打捞潜艇残骸,不单独打捞遗体,让那些失事艇员们永远安息在大海。与此同时俄罗斯海军内部始终有人坚信库尔斯克号潜艇是和别国舰艇相撞而沉没的,所以在打捞的过程中潜水员还得负责在附近海域搜寻有没有别国舰艇的残骸,但最终没有任何发现。10月29日由俄罗斯负责单独打捞的艇艏部分终于出水,直到2001年秋季整艘潜艇的打捞作业才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120多家公司的努力下顺利结束,接下来就是寻找潜艇失事的原因了。
▲俄罗斯单独打捞出水的机密部分,被荷枪实弹的俄军士兵守卫
在遮遮掩掩了1年后俄罗斯当局才给出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的最终原因:一枚650毫米的鱼雷因为液体燃料的泄露发生了化学反应,最终这枚故障鱼雷发生了爆炸,巨大的爆炸瞬间在潜艇首部撕裂了一个口子,海水疯狂的涌入潜艇艇艏,指挥员根本来不及下达损管指令,艇员也没有来得及实施有效的抗沉措施,潜艇以首部向下的姿势冲向了海底,最终引发了其余鱼雷的爆炸。巨大的爆炸殃及到了潜艇尾部,整艘潜艇失去了密封性后被海水吞噬。其实这一原因也是有依据的,那就是事故发生时位于挪威海岸的地震监测台检测到了两次相差2分14秒的海底地震,这也和库尔斯克号的两次鱼雷爆炸相吻合。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落下帷幕,俄罗斯国内关于事故另有原因的声音也是层出不穷,而且他们坚信很多年后俄罗斯当局才会披露此次事故的最终原因。
▲被打捞出水的库尔斯克号潜艇,可以明显地看到前部有一处切割,因为前部有重要的武器信息,所以是俄罗斯单独打捞的
而这其中两个原因的呼声最大,首先就是和其他舰艇发生了碰撞。而这一原因的可能性却是最小的,因为库尔斯克号采用的是双壳体的结构,固体钢壳最大厚度达到了45毫米,再配合18300吨的水下排水量,其坚固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既然库尔斯克号潜艇都成那样了,就更别说被撞的那艘舰艇了。如果是撞击,在事故发生后肯定会有受损舰艇前往附近的港口维修,但是至今都没有此类情报消息,也没有其他舰艇在附加海域沉没的情报消息。而且正常的撞击不会使得潜艇以如此快的速度下沉,所以潜艇艇长完全有时间发出求救信号,但是俄罗斯北方舰队始终没有收到任何相关的求救信号。
▲完全被炸开的潜艇首部
最后一种原因就是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的水雷,这样的说法也是漏洞百出。首先这一海域从来都没有发现过水雷,突然凭空冒出一颗的概率很小。其次库尔斯克号潜艇前往的海域本来就是苏俄的演练海区,水下的水文条件被苏俄摸得一清二楚,有水雷早就被排除了,而且库尔斯克号自身就有强大的搜索设备,基本上可以在触雷前就察觉,更别说苏俄潜艇走了50多年的老路了。最后经过了50多年还能正常工作并有如此威力,恐怕这实在难为所有的二战水雷了。但是不管怎样,当时震惊世界的库尔斯克号事故无疑让本就跌入低谷的俄罗斯雪上加霜,但愿以后此类的悲惨事故永远不要发生。
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