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东契奇在欧锦赛上的连场爆发,又一次把舆论推向了火热的战场——湖人选择未来顶梁柱到底是他还是詹姆斯,这个争议在夏天被抛出来,如今随着欧洲赛场上的表现,答案似乎在逐渐显形
五场小组赛,场均32.4分8篮板8.4助攻3.2抢断,35.4的效率值压到全场,这些数字扔出来的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质疑统计口径,毕竟这是欧锦赛不是NBA,比赛只有40分钟,强度各国参差不齐,可问题是,当东契奇场场拿出高命中率、还能兼顾防守和抢断的时候,这已经不是刷分不刷分的讨论,而更像是他在用实际表现宣告自己完成了升级
最后一战对阵以色列拿到37分11板9助3断,带队轻松晋级,还顺手拿到了斯洛文尼亚队史的总得分王,这些剧情堆在同一场里,不夸张地说就是主角光环全开,你很难不把他和NBA里的那个超负荷持球怪联系起来,只不过现在的他不只是球权怪,更是攻防一体的核心
湖人高层这次的选择因此显得耐人寻味,珍妮·巴斯和佩林卡亲赴现场的画面,很快被媒体解读成对詹姆斯的不敬,甚至是“官宣换老大,这类解读肯定带着舆论流量思维,但换一个角度想,管理层要的是未来可延展的核心,36岁的詹姆斯和26岁的东契奇之间,算盘怎么打其实并不难理解
问题来了,真到了赛季里,东契奇能把欧锦赛的状态延续到82场吗,这才是疑问所在,欧锦赛靠短期爆发,他能扛下来,NBA常规赛却是体能和伤病的长期消耗,好在东契奇今年夏天减重的成果已经看出来了,跑动更轻快,防守端不掉链子,这是比数据更让球迷安心的变化
更值得注意的是,湖人在舆论场被放大的并非只有战术层面的选择,还有人情味的拿捏,詹姆斯毕竟是球队招牌,真要让他去当二当家,表面上简单一句话,实际却是角色定位和更衣室氛围的巨大考验,别忘了,过去几年湖人多少风风雨雨,詹姆斯的影响力从来不是简单的分数能取代
从球迷的角度看,其实大家要的不多,无非是球队能赢球,能打进总决赛,能在关键时刻有人站出来救命,而这一点上,东契奇的模式和詹姆斯并不冲突,甚至可能互补,一个是年轻的持球大核,一个是经验老到的二当家,理论上大家脑补画面,确实挺美妙
但历史也告诉我们,联盟从来不缺“理论上的最佳组合,真正执行到场上的例子,能长久稳定的太少了,湖人要处理的不仅仅是东契奇和詹姆斯的球权分配,更是把握住化学反应的平衡,稍有不慎,换来的不是升级,而是内耗
你说巧不巧,东契奇在国家队打出这样的爆发恰好撞上湖人决策的关键档口,于是媒体和球迷的放大镜一并砸了过来,这种时机上的重合多少让人怀疑“剧本感,可不论背后故事真假,摆在台面上的事实就是东契奇确确实实强势统治了五场比赛
收个尾,客观点讲,湖人没有选错人,但他们能不能顺利推进过渡,能不能让东契奇成长为真正的旗帜,要看的还是NBA赛季中的检验,詹姆斯会不会接受二当家,球队能否保持健康和化学反应,这些都是比一场场数据更扎实的考题,现在看热闹容易,真到赛季打响,才见真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