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5日,特朗普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文,罕见地表现出对国际现实的清醒认识。
他提到两个关键点:一是美国“似乎真的失去了印度和俄罗斯”;二是将中国形容为“深不可测”的国家。
特朗普在帖子中直言不讳地表示,美国“似乎真的失去了印度和俄罗斯”。他认为美国将印俄“让”给了中国,语气中透露出矛盾心态。
一方面,他对印度和俄罗斯与中国越走越近感到遗憾;另一方面,他又试图用“让”这个字来掩饰美国的战略损失,保持表面上的强势姿态。
普京在远东会议上被问及“龙熊象组合”时毫不犹豫地确认:“我们是熊,就是熊”。
他同时明确承认中国是龙,这种直白的认可与特朗普的矛盾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深不可测”这个描述来自一位以“美国优先”为执政理念的特朗普,着实令人意外。这简短的四字评价背后,反映的是中国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
特朗普过去对我国大多采取强硬态度,甚至发动过贸易战。如今态度微妙转变,显然是因为认清了某些现实困境。
我国拥有全球绝大多数精炼稀土资源,这些资源对美国航天、军工和芯片等核心产业链不可或缺。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稀土磁铁进口总量中,中国的供应占比约7成,几乎决定着美国产业链的稳定性。
中美经济的深度依存关系决定了双方难以真正割裂。2023年中美货物贸易总额约为7000亿美元,中国仍是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
美国农业州农民抱怨“要市场不要关税”,军工集团担心“稀土断供危及F-35生产线”。这些现实压力迫使特朗普不得不调整对华策略。
特朗普在中国留学生问题上也软化立场,甚至承认“美国和中国关系良好”,警告说如果中国学生不来,美国大学体系将“迅速崩溃”。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直言,失去这些国际生,美国约15%的高校将面临关闭风险。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战略思路正在明显转变。不久前在天津举行的上合峰会上,我国提出了六大主张,涵盖地区安全、经济合作与全球治理等关键议题。
这些主张包括倡导本币化结算,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并承诺提供20亿无偿援助和100亿贷款支持成员国发展。
与会国一致通过了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提议,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金融支持。
上合组织从最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到如今包括印度、巴基斯坦等在内的26个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覆盖全球近一半人口和超过20%的经济总量。
这种多边合作体系的构建,为中国提供了更稳固的国际合作基础。
面对新的国际现实,特朗普政府可能采取三方面措施。首先,加强美欧联系是必然选择。特朗普已要求欧洲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并加大对我国的经济施压。
第二,特朗普可能会在中俄印三国中寻找较易突破的一方。对印度,美国已经在征收50%的关税,给莫迪政府带来不小压力。
但印度参加上合峰会,正在积极拓展与全球南方国家的联系,为印度制造寻找新市场。至于俄罗斯,普京已明确表示:“欧洲敢派兵,就会成为俄罗斯的打击对象”。
第三,继续对华贸易战可能是特朗普的选择,但这也是最难实施的。美国上诉法院已裁定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违法,他正在等待最高法的终审判决。
在核战略方面,中国采取与美国和俄罗斯截然不同的路径。我国坚持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核力量发展以“可信的二次打击能力”为核心。
数据显示,美国拥有约3700枚核弹头,俄罗斯约有4300枚,两国核弹头总数占全球核武库近90%。中国仅有约600枚核弹头,与美俄不在一个量级。
特朗普试图拉中国加入美俄核裁军谈判,但遭到中方明确拒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该要求“既不合理、也不现实”,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应优先大幅削减核武库。
在军事层面,美国面临着盟友态度谨慎的现实。尽管五角大楼不断施压盟友在台海等问题上表态,但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内的传统盟友都表现出谨慎态度。
没有地区盟友的全力支持,美国在西太平洋与中国直接对抗的胜算大打折扣。
美国计划在9月与日本的联合军演中首次向日本部署“堤丰”中程导弹系统,立即引发了中国和俄罗斯的强烈反对。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坚决反对美国在亚洲国家部署“堤丰”中导系统,这类行为将损害其他国家安全利益。
特朗普曾试图拉中国加入美俄核裁军谈判,但我国明确拒绝这一“既不合理、也不现实”的要求。
特朗普的“深不可测”四字评语,或许是他总统任期内对国际现实最清醒的认识。
参考:特朗普还在emo:我们好像把俄印输给了中国|观察者网——参考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