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的成都东安湖游泳跳水馆没少制造话题,全国游泳锦标赛开赛首日,孙杨和潘展乐先后登场,一个在4×100米自由泳接力里撑起第一棒,一个在50米蝶泳里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这样的场景放在同一个赛场,多少让人有点恍惚——一个是久违重返大赛的名将,一个是刚拿奥运冠军走到聚光灯中心的年轻人,交织在一起,似乎把中国游泳的过去和未来都摆在了看台前
先说接力,浙江队派出孙杨、费立纬、吴晟恺、张昕晨的组合,说实话阵容不是最豪华,但架不住平均实力在线,关键孙杨第一棒游出49秒68,小组排进前二顺利晋级,考虑到他跟巅峰时期动辄47秒台没法比,如今能游进50秒以内已经相当说明状态,这不是“回光返照,而是他真在练,在比赛里找感觉,动作节奏、入水启动、坚持到最后的频率都还在,差的就是那口气和比赛积累
当然,有人会问,这样的数据到底算不算惊喜,这就得看你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如果你还老拿他2012伦敦、2016里约的表现做参照,那显然不现实,这一棒更多是稳定军心,给队友铺一个平稳开局,而不是硬打爆发力,但浙江队的目标就是进决赛甚至蹭一块奖牌,孙杨的作用就到位了,毕竟老将能把风控住,年轻人才能在后半程冲刺
再把镜头切到潘展乐,他在男子50米蝶泳预赛游出23秒93,这个成绩刷新了个人PB,说白了就是比自己之前更快了一点,别看只是一点点,短距离比赛里哪怕零点零几秒都是巨大差别,这不是他最主打的项目,他的主场还是自由泳,但既然敢报蝶泳,说明训练里也下了功夫,半决赛能游到什么水平,说不准,还真有点小期待
一个细节值得拿出来说,潘展乐赛后自己表态,说这次主要就是以赛代练,说不定后面还能再快,你看,这就是年轻人特有的松弛感,不会给自己拉满紧张,也没有装作“目标就是冠军的架势,他更像是顺手找个舞台测一测身体状况和技术储备,这种心态其实很健康,就像游戏打副本,顺便加个经验值,未来还有大量主战项目要靠他扛,蝶泳更多是“外援技能,但谁敢说以后不会变成惊喜
两相对照,一个老将稳住局面,一个新星自我刷新,如果真要套个意味深长的说法,那就是“赛场是最公平的洗牌机,你可以暂时被调到边缘,但只要实力没完全丢掉,总会有人看向你,孙杨的存在证明经验在接力里依旧有价值,潘展乐的表现则提醒大家,新生代还远没到极限,这种新老交替的场面,看着其实挺有层次感
问题来了,中国游泳接下来的重心该怎么摆,巴黎奥运已经落幕,洛杉矶奥运还早,现在就是储备期,老将的回归能给队伍加一份厚度,但真的能撑到下一届吗,或者说价值在哪,可能更像是一个精神符号和临场保险,而年轻人需要在更多场次里不断积累手感,哪怕比赛项目不是自己最擅长的,也得勇敢试,这是提升抗压能力和调整能力的练兵场
对球迷来说,这种场面其实挺耐人寻味,一边是对孙杨的好奇,看他到底能恢复到什么程度,能不能撑住强度,另一边是对潘展乐的欣慰,觉得他没被光环带跑偏,依旧在脚踏实地地拓宽边界,这就像一家俱乐部的老将和新星同时在线,观众感受到的不只是金牌数量,还有那股“队伍正在流转的气息
当晚现场氛围也不冷清,每个回合都有掌声,特别是孙杨下水那一刻,观众席明显爆发出情绪,你说这是单纯怀旧吗,也不全是,更多是他依旧有号召力,一种“你没退场我们就还记得你的暗示,这对运动员来说很珍贵,而潘展乐那种刷新结果的自然喜悦,也容易拉近和观众的距离,大家能感受到一个全新的明星正在飞速成长
所以总结一句,孙杨的存在像是一种安全垫,潘展乐的出现则是一种加速度,当接力棒继续往前传,中国游泳的故事就不会停,每一次的小突破,每一次的稳定首棒,都是这支队伍走向未来的真实写照,至于能不能再迎来辉煌,就留给后面的赛程和时间来回答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